但偶爾總會有一次,因為不肯放棄,她把自己推向全然不同的新境界,非凡的創意就此產生。“這就是突破,”她說,“你必須走到失敗的邊緣,激勵自己堅持下去,才能走出不一樣的境界。”是落敗而不是失敗。
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那些企業常青樹,我看到了許多優秀的領導人都是依靠本能領悟出了這個道理。達爾文·史密斯在面對“落敗還是失敗”的抉擇時,作出了關鍵的決定,從而幫助公司走向卓越。一百多年來,金佰利的業績始終平庸,其主要業務來自傳統的造紙業。史密斯深知,疲軟不振的金佰利要改頭換面,最好的機會就在消費用紙領域。但是公司在這一領域的業務非常小,而且市場上現有的“舒潔”品牌就像可口可樂和施樂一樣已經家喻戶曉。為了展現破釜沉舟、誓不回頭的決心,史密斯決定把傳統的工業用紙廠全部出售,再把資金投入消費用紙,正面迎戰司各特和寶潔等大敵。華爾街嘲笑他,財經媒體稱這是一次最愚蠢的舉措,市場分析家提出了最嚴厲的批評。在許多人看來,一家平庸的企業向行業巨人發出挑戰書,這無疑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但是史密斯的決策成功了。金佰利一躍成為全球領袖,其8個產品系列竟然有6個遠遠領先於寶潔公司。
用登山的行話來說,史密斯放棄了“要求保護者收緊繩子,將他慢慢放下”的選擇。當然,金佰利沒有100%的成功把握——要將領先者拉下馬來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史密斯很清楚,通往成功的惟一路徑,就在於全力以赴,寧願落敗也不放棄。如果缺乏這種全力以赴的精神,金佰利也許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家卓越的公司。
現在的我,將人生視為一連串落敗或失敗的抉擇。如同現場首攀一樣,人生的下一個握點往往模糊難辨,這種模糊性讓我們退縮,無法全力以赴,於是我們在心裡認輸,鬆了手。我們寧願安全地落下,也不願冒著可能摔落的風險,繼續向上攀爬。但是就像大多數攀巖運動一樣,生活中的落敗雖然可怕,但並不危險。如果是創業,或者出版一本新書,落敗絕少代表毀滅。最重要的是,發現自己真正極限的惟一方法,便是勇敢地面對落敗,而不輕言放棄。
我今年45歲,抓住石頭向上攀登的動作,做來已不再像20歲時那麼強勁有力。然而這些年來,我深深領悟,體力上的流失,可以用心智力量的增長來彌補。所以我繼續行走在窮山絕壁之間,尋找落敗的機會。我甚至重新定義了“成功”的含義——不必非得登上頂峰,重要的是我有沒有全身心投入。我在自己的掌上電腦中記錄了去年一年嘗試的現場首攀,詳細資訊如下:
請注意,我在計算“成功率”時不僅包括了登頂的次數,而且也包括了全力以赴後落敗的次數。最近一次攀巖之旅,我沒有一條路線順利完成攻頂,但那卻是我歷來攀巖最成功的經驗之一,因為每次嘗試都勇敢地向上爬,堅持爬到落敗。回家的路上我特別高興,那天,我的意念是堅強的,不像多數日子裡那麼軟弱。也許在最後,攀巖不是為了征服岩石,而是為了征服我們自己。這也正是我們要勇於爬到落敗的原因。
跳出原有思維框架——即透過改變你的思維方式而不僅僅是提高生理能力——是我在登山這一大學堂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但是區分失敗與落敗並不是我們需要跨越的惟一心理鴻溝。有時它也意味著“邁向”未來,從未來看今天。
改變你的思維框架
今天攀登明天:成功源於
改變你的思維框架
1978年,我迷上了一條名叫“創世紀”的攀巖路線。那是埃爾多拉多大峽谷一百多英尺高的紅石峭壁。迄今為止,從來沒有人徒手攀登過。所謂徒手攀登,就是不借助任何外力,只利用手、腳、自然巖點完成整個路線的攀登。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來自東海岸,身高達6。2英尺的約翰·布萊格向“創世紀”挑戰。他先爬上一處平坦的前傾巖壁,然後猛然往上一跳,他的手碰到了上方巖壁,但是剛剛停留了一秒鐘不到突然鬆開,整個身體墜落了25英尺後才被繩索撐住。布萊格繼續嘗試了數十次,但是每次都無功而返,最終不得不選擇放棄。“就是沒辦法抓得太久。”他說。
但是我的想象力由此被點燃了。“既然他能抓住握點一秒鐘時間,那麼這座巖壁還是可以攀登的。”那一年,在回學校念大三之前,我決定進行嘗試。但是,無論我怎樣努力,就是抓不到布萊格曾經碰到的那個握點,因此更談不上下一個握點了。
我在心裡不斷默唸著那些握點,回到學校後,我發現斯坦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