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等重要他人的支援是個體獲得心理依靠和安全感的主要來源。

人際敏感可稱得上是中國人最具本土特色的性格特徵,其根源在於中國人具有他制他律的他人取向,個體對自我的判斷往往取決於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而自我感覺的良好與否則完全依賴於人際交往的結果。對人際關係的注重、對獲得他人好感的追求,使中國人普遍存在著對來自他人指責的恐懼。對他人評價的過度敏感,導致中國人自我意識的發展受到抑制。也正是由於我們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理解他人和猜度他人上,所以對“自我”相對缺乏瞭解。

從總體來看,我們中國人是非常注重人際關係的,故對別人的評價就特別在意。其結果是,我們常常在有意無意中依賴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乃至評價自己,而自我認識能力差的人則完全用別人的評價來勾畫自我形象。由於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階段,從不同的人那兒會得到不同的評價,所以我們往往會因此而處於對“自我”的困惑之中並難以構成穩定的自我評價。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2自我認識的制約(4)

對於我們自己來說,來自他人的定型化評價常常使我們有意無意地調整自己在與他人交往中的自我形象,即我們會下意識地使自己在對方眼中的形象儘量符合其原有的評價,而不管這一形象是否與我們自己的真實形象相符。於是,我們會發現,當我們每天面對著互不相同的眾多他人時,我們都是在自然而然地展現著互有差異的眾多的“自我”形象。

自我是在一個人與他人發生相互作用的經驗中不斷加以定義的,這種相互作用的過程包含了社會經驗的意義。自我總是藉助於先前的經驗來理解後來的行為。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存在著不同的自我:認識者的自我、知識客體的自我、本我的自我、支配驅力的自我、心理過程的自我、為目的而奮鬥的自我、文化的自我、主觀結構的自我。不僅是自我具有多面性,而且性格的組合也是流動性的組合,正是人的橫向多樣性,導致了對人的評價的多樣性。

人的自我同時具有分裂性與綜合性,有的人綜合性傾向強一些,主要的性格特徵就比較明顯,在此,有些與主要性格特徵相矛盾的內容或被掩飾,或被壓抑而顯現不出來,於是在外表上看就顯得富有整體性和統一性。然而,有的人是把各種相互矛盾、相互對立的特徵都展現出來,於是,自我的分裂性就顯得很突出,結果就易於給旁人以怪異感。另外,有的人有意無意地將自己的不同性格特徵,特別是相互對立的特徵有選擇地展現給不同型別的人,其基點是以讓別人易於接受自己的方式來展現自己。於是,必然導致一個結果,即不同的人會對同一個人得出不同的評價,甚至是天壤之別的相反評價。自我的同時多樣性是由於多方位情景的角色要求、多方面的社會關係要求所致。

人的性格是具有二重性的,即兩種對立性格特徵的共存,這使人的自我形象也呈現多重性並充滿矛盾。人的自我是個多面體,對立面的共存是常見現象。實際上,每個人幾乎都是一個矛盾的混合體,人與人的差別僅僅在矛盾的程度上。然而,在實際生活中,這種現象在相當多的人身上很不明顯,其原因主要包括:個體有意無意地維護自我的主流形象;受到他人評價的影響而有框架地限定了自我認識的範圍。

每個人的自我中不僅包含著一個人自己的個性,而且包含著一種文化成員所共有的社會性格、文化人格。特定文化對個人行為模式的影響是巨大的同時也是潛移默化的,文化環境不僅制約了個體的自我認識和能力傾向,也制約著個體潛能的實現與否。因而,個體的文化人格有可能完全淹沒了個人的獨特性,而那些在文化上最能適應的人,很可能因過度社會化而成為最沒有創造力的人。

3自我優勢的弱化(1)

高強的學業壓力使個人早期形成的興趣與特長受到壓抑,使那些最適宜個人獲取成就的成功基因發生畸變,原本是多元發展的諸多個體都被強行規劃到同一種發展模式中。

成功基因的畸變

“我國城市兒童想象和幻想研究”課題組採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式,對我國北京、上海、重慶、瀋陽、南昌、鄭州6個城市的共1888名中小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被調查者共分佈於7個年級,即小學的一、二、三、四、五年級和初中的一、二年級。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源頭,為了解我國中小學生想象力的發展狀況和特點,課題組採用美國著名創造力教學研究專家威廉斯編制的創造傾向測驗,對中小學生進行了測查。該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