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任何人要想同讀者或聽眾溝通,含糊陷阱都是個嚴肅問題:我們生來就對那種腔調不感興趣,從來就沒感興趣過。就像你走路或呼吸時不會想太多,面對當代商務交流中那些“空熱量”或“做作的熱量”,你才不會去動用很多沉睡的腦細胞,直接就打發掉了。如果你自己都是這樣,你的聽眾又何嘗不是。

含糊其辭的根源

如果說含糊陷阱是因為擺弄行話、廢話連篇、含糊其辭而造成的,那應該問問為什麼那些平常挺體面的人覺得有必要去折磨自己的同事呢。有外在的因素——“政治正確性”、風險管理的需要、從眾心理,但也有更不值得一提的內在因素影響。

我,我——想想吧——怎麼總是“我”

造成含糊的首要原因就是,商界的傻瓜關注自己勝過關注讀者。IBM的新聞簡報本想讓讀者瞭解點內容,但行話和縮略語幫的是作者,而不是可憐的讀者。

一個人寫文章要是沾染了模糊語,通常是因為他的目標是譁眾取寵而不是傳達資訊。想打動聽眾最卑鄙的做法就是,說些聽不懂的詞讓他們覺得自卑,因此要想打動聽眾(或在無話可說時)有條退路就是丟擲幾個套環,比如“價值定位”啦、“消費者心理佔有率”啦、“生態體系”啦。這樣說話人好似一個思想的發電廠,生產的理念高入雲端,都不能用世俗的語言來表達了。當某個人一心想表現出能說會道來實現“矯枉過正”時,往往有種很奇怪的不自信在左右著他。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1章 商業用語像迷霧(2)

推脫逃避的普遍性

人們掉進含糊陷阱最終講起話來像傻瓜,這第二個原因就是怕說話太明確。

在商業中我們希望能避開承諾。責任義務太嚇人,所以我們就不停堆砌詞語來包裝自己的觀點,什麼都不放過,如天氣總體情況怎麼樣,目前沒法決定的12個理由,我們為什麼都同意這個問題很重要,為什麼一般要多研究研究再決定,等等。

作為對比研究,我們想想婚誓吧。按慣例都說“我願意”,就三個字,乾脆利落,無處可藏。不用從句來修飾,也不用冠冕堂皇地說“我們”來推脫個人的責任,就說我承諾要這樣做。

很多含糊陷阱的根源就在於想推脫逃避。如果什麼都不想說,你會設法用很多詞說一通廢話。讀者會識破這點,也就不再費勁去找什麼意義了。

美化枯燥生活:邁阿密應收賬款

追求含糊還有第三個動機,那就是商界的傻瓜們不管具體做什麼工作,都一直堅持不懈地想給自己這份賴以謀生的活塗上一層傳奇色彩。商界在所有這種渲染下不再去談論工作了,而是容許那些傻瓜擺出一副秘密特工或橄欖球四分衛四分衛,橄欖球賽中的一個位置,通常是進攻組的領袖。

談到職業,世上基本可分成兩類人。一類可以在雞尾酒會上談談自己做哪行,不消說肯定會被團團圍住,人們都想了解一下內情究竟怎樣。如果你是國際間諜、演員或是體育明星,你的工作真是“酷”(從事職業研究的博士是這麼說的)。

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工作跟名氣的關係不大。我們收發郵件、下載附件、儲存起來、讀讀編編,有時還歸檔或影印,這樣就丟不了。我們再發給其他人,他們改改格式,再發給另外的人。這些材料會儲存一段時間,然後又找出來,到處摘點湊成篇幅更長的檔案,這就成了我們說的“智力資產”(因為我們不想說這些是“大檔案”)。

我們在加拿大當諮詢師的一位朋友艾薇兒?戴爾說得一針見血:商界無聊得很,所以還沒看到有哪部電視劇以“邁阿密應收賬款”為題材上世紀80年代,電視劇《邁阿密風雲》風靡全美,情節圍繞暴力、槍械、毒品,扣人心絃。故文中說“邁阿密應收賬款”這樣枯燥的題材不會被拍成電視。——譯者注。她的觀點不難理解。但我們還是試著用下面這段體現一下:

棕櫚樹在辦公大樓光潔的玻璃前搖曳。一個帥哥面板曬得黝黑,穿著價格不菲的西裝,把法拉利車的鑰匙交給門童,風一樣刮進辦公室。他衝那位超模眨了眨眼,然後開啟了PPT文件(那位超模是在為《體育畫報》拍泳裝版照片的間隙臨時過來做接待員)。

他點開PPT文件裡的“內容提示嚮導”,但之後——轟一聲——一扇窗戶炸開(好吧,原諒我們吧),是電腦螢幕上的一個視窗跳了出來,通知有新郵件。要抉擇了,是開啟Outlook看郵件,還是繼續給PPT選擇色彩方案?什麼都不管了直接撥語音信箱嗎?還是衝到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