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一定會感激天恩。奴才本來也在想,如果真的把洋人餓死,這名聲傳到外洋可不大好聽。不過,奴才不敢回奏。如今老佛爺這麼吩咐,奴才斗膽請旨,可以不可以請旨賞賜使館食物水果?”

“這原算不了一回事,就怕有人會說閒話。”

“明理的人不會說閒話!就算洋人是得了罪的囚犯,不也有恤囚的制度嗎?冬天給棉衣,夏天給涼茶。這是體上天好生之德,法外施仁,誰不稱頌聖明仁厚?”

“說得有理。你就辦去吧!”慈禧特又叮囑:“催李鴻章進京的電報,趕緊發。你跟禮王、王文韶商量著辦,電報稿子不必送來看了。”

這是軍機大臣獨自承旨,照規矩應該轉達同僚。時在下午,軍機大臣早已下值,榮祿便作了權宜處置,一面請王文韶到家,一面寫信告知禮王。等王文韶應約而來,榮祿已經親自將電旨的稿子擬好了。

說知究竟,斟酌電旨,一共兩道。第一道是:“直隸總督著李鴻章調補,兼充北洋大臣。現在天津防務緊要,李鴻章未到任以前,仍責成裕祿會同宋慶,妥籌辦理,不得因簡放有人,稍涉諉卸。”

第二道是專給李鴻章的:“李鴻章已調補直隸總督,著該督自行酌量,如能借坐俄國兵船,由海道星夜北上,尤為殷盼。否則,即由陸路兼程前來,勿稍刻延,是為至要。”

“這道上諭,”王文韶問:“是廷寄,還是明發?”

“當然是廷寄。”

“我看是用明發好。”王文韶說:“第一道上諭沒有催他立即進京,反而會引起誤會。

照規矩,臨危授命,必有督飭之詞,所以這一道上諭,要用明發,才能收安定人心之效。“

“高見、高見!就改用明發。”

“如果改用明發,指明借坐俄國兵船,似乎不大冠冕。”

“那,怎麼改呢?”

“不如用‘無分水陸,兼程來京’的字樣。”

“是!”榮祿提筆就改,改到一半,忽然擱筆:“夔老,我想不如用原文。借坐俄國船,說起來雖不大體面,另倒是有個小小的作用,第一、讓外省知道,朝廷並不仇視洋人,不然不會讓李鴻章坐洋人的船;第二、讓各國公使、領事去猜測,李鴻章已經跟俄國先說好講和了!這一來,態度也許會緩和。”

“啊,啊!妙,妙!”王文韶大為讚賞:“我倒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妙用在內。”

“我也是無意間想到。”榮祿又說:“‘無分水陸,兼程來京’這八個字也很好,不妨明天再發一道上諭,以示急迫。”

說停當了,立刻就將兩道上諭發了出來,另外仍照原定的規制,抄送內閣明發。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