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你聽聽!”慈禧太后對側面並坐的皇帝說:“他這叫什麼話?”

這是大有不屑之意。載漪受慣了的,並不覺得難受,難受的是這話向皇帝去說,相形之下,情何以堪?不由得臉紅脖子粗地,彷彿要抗聲爭辯,但結果只是乾嚥了兩口唾沫。

“我問你,這兩天洋兵來了多少?”

“來多少都不怕!”載漪大聲答道,“義和團是天生奇才,法術無窮,可以包打洋人,所以洋兵要進京,奴才亦不願意攔他們,反正都是來送死的!”

“你可別胡鬧!”慈禧太后沉著臉說,“沒有我的話,你敢在京裡殺一個洋人,看我饒你!”

“沒有老佛爺的旨意,奴才自然不敢。”

“我剛才問你,這兩天洋兵來了多少,你還沒有告訴我呢!”

“奴才不知道。奴才又不管總理衙門。”

慈禧太后沉吟了一會說:“好吧!就派你管總理衙門。”

“這,”載漪趕緊碰個頭說,“奴才求老佛爺收回成命。”

“你要不管就都別管!”

一見慈禧太后詞色兩厲,載漪不敢再辭:“奴才遵旨就是。

不過,“他說,”總理衙門得要換人。“

“那自然可以。”慈禧太后問道:“你要換誰?”

“奴才另外開單子請旨。”

“好罷!”慈禧太后又問,“保護京城的事,你跟榮祿、崇禮是怎麼商量的?”

“董福祥的隊伍,今天由南苑調進城。另外每個城門各派虎神營、神機營士兵兩百名把守。戶部街、御河橋加派兩百人,足足夠了!”

“現在京裡只有幾百洋兵,這麼佈置,自然夠了。可別忘了,天津海口洋人的兵艦不少,如果拔隊上岸,往京裡撲了來,你可得好好當心!”

“老佛爺萬安,官兵人數雖不多,有義和團在,足可退敵。”慈禧太后不語,過了一會才淡淡地說了句:“走著瞧吧!”

她又轉臉問道:“皇帝有什麼話?”

“沒有。”

沒有話便結束了召對。等端王跪安退出,接著召見榮祿。他不等慈禧太后有所詢問,先報告了兩個訊息:一是京津火車中斷,由京城南下的火車,只能通至六十里外的楊村;二是俄國已從海參崴調兵四千,將到天津,而在京各國公使集會決定,電請駐天津的各國提督,派兵增援。

“局勢很危險了!奴才晝夜寢食不安。”榮祿容顏慘淡地說,“皇太后可真得拿個準主意了!”

“莫非,”慈禧太后問道:“洋人真敢往京裡來?”

“奴才不敢說。”

“洋兵一共有多少?”

“在天津的,大概有三千多。”

“三千多洋兵,就嚇得你寢食不安了嗎?”

聽得這話,榮祿急忙碰個頭說:“奴才不是怕天津的三千多洋兵,怕的是兩件事:第一,一開了仗,各國派兵增援;第二,義和團良莠不齊,而且匪類居多,趁火打劫,市面大亂,不用跟洋人開仗,咱們自己就輸了!”

“這倒不可不防。我告訴端王,讓他嚴加管束。還有,董福祥的甘軍,調他來保護京城,他就有維持地面的責任。你傳旨給他,教他好好看住義和團!”

聽得這話,榮祿有苦難言,甘軍中就有許多士兵跟義和團勾結在一起,聽說李來中就在董福祥左右。而且載漪與董福祥已在暗中通了款曲,名為武衛軍,實際上已非榮祿所能節制。這話如果照實奏陳,慈禧太后問一句:“原來你管不住你的部下?”可又何詞以對?

這樣想著,只有唯唯稱是,但有一句話,非說不可:“奴才跟老佛爺請旨,務必發一道嚴旨,洋人決不可殺,使館一定得保護。”

“我也是這個意思。反正釁決不自我而開!明天我告訴端王。不過,”慈禧太后問道:“倘或真的開了仗,咱們有多少把握?”

這一問的分量,何止千鈞之重?榮祿心想,和戰大計決於慈禧太后,而慈禧太后的態度,決於自己的一句話。不要說為了虛面子大包大攬答一句“有把握”,萬萬不可,就是語涉含糊,使得慈禧太后錯會了意,以為實力本自不差,勝敗之數,尚未可知,因而起了僥倖一逞之心,亦是自誤誤國,辜恩溺職,萬死不足以贖的罪過。

話雖如此,卻又不宜出以急切諫勸的神態,所以先定一定心,略打個腹稿,方始謹慎緩慢地答道:“奴才所領的北洋,不是李鴻章所領的北洋,海軍有名無實不說,武衛軍亦非淮軍可比。武衛五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