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部分

海參清初吳偉業曾指出:“海參,產登萊海中。”他還寫下一首吟詠登萊海參的詩:“預使湯洗,遲才入鼎鐺。禁猶寬北海,饌可佐南烹。莫辨蟲魚族,休疑草木名。但將滋味補,勿藥養餘生。”郝懿行《記海錯》記載說:“今登萊海中有物長尺許,淺黃色,純骨無骨,混沌無口,有腸胃,……謂之海參”。袁枚《隨園食單》說出了製作海參的難度:“海參無為之物,沙多氣腥,最難討好,然天性濃重,斷不可以清湯煨也”,清代山東日照學者丁宜曾所著《農圃便覽》介紹說:“制海參,先用水泡透,磨去粗皮,洗淨剖開,去腸,切條,鹽水煮透,再加濃肉湯,盛碗內,隔水頓極透,聽用。”這種先水發,再用肉湯二次加熱的發制方式,在山東一帶甚為流行。

……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了人類烹飪史上最早的高湯:“捶牛羊骨,令碎,熟煮取汁,掠去浮沫,停之使清。”山東菜精於製作和使用高湯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高湯(老母雞、老鴨、骨、精肉、肘子、豬肚等長洗淨、氽水,再洗淨,長時間熬煮,撇去浮沫)分為奶湯和清湯,清湯清澈見底,奶湯乳白細滑。魯菜的大量熱菜極為依賴高湯。“無湯不成菜”,在解放前,山東菜館會因為高湯用完而打烊,雖然主料都有,客人還想吃,但是為了鮮香美味做到家,不損店鋪名聲,堅決不做沒有使用高湯的菜。除此之外,海腸粉、蝦籽、蟹黃、蝦醬、油炒麵粉燴冬菇冬筍等方法也是傳統魯菜常用的鮮味劑。

一道酸辣海參湯、或者烏魚蛋湯,在調味上講究留白,必須讓食客品嚐三口才能吃出整道菜的味道精華(就是所謂“耐人尋味”,味道在食客口中要有一個尋找體會的過程),如果第一口就能嚐到這道湯味道很足,那是失敗的做法。第一口鹹鮮上口、微酸微辣;第二口,酸辣味道得以昇華;第三口,酸辣鹹鮮四味平行於口腔之中,這就要求各種調料必須恰到好處,是非常考驗廚師功力的。一道九轉大腸,將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融合在一道菜中,這道菜要讓食客品嚐出層次,每一種味道都能清晰分明地按照時間順序出場,一秒鐘呈現出一種味道,最後層層遞進疊加,妙不可言。

第四百五十五章 魯菜做法

“爆”是山東菜系原創的烹飪技法,集中體現了山東菜在火候上的高難度和超高精準度,“滾油爆炒、加料起鍋,以極脆為佳”,火力迅猛、千鈞一髮、瞬息萬變,菜的質地口感和味道取決於廚師在最恰當的那一秒鐘的動作。魯菜中的火爆,大火在鍋裡面熊熊燃燒,頂級魯菜廚師能駕馭高過頭頂的沖天猛火,迅速翻勺,在最合適的那一秒鐘迅速成菜裝盤,少一秒則生、多一秒則老。“烹飪之道,如火中取寶。不及則生,稍過則老,爭之於俄頃,失之於須臾。”

……

魯菜的翻勺窮盡了中餐翻勺動作的所有可能性,按原料在勺中運動幅度的大小和運動的方向可分為小翻勺、大翻勺、助翻勺、懸翻勺、晃勺、轉勺以及手勺等多種技法。其中大翻勺是翻勺技術難度的巔峰,為魯菜系獨有。是將勺內原料一次性做180°翻轉,也就是說原料透過大翻勺達到“底朝天”的效果,因動作和翻轉幅度較大而稱為大翻勺。

大翻勺適用於整形原料和造型美觀的菜餚,例如“扒”法中的“蟹黃扒冬瓜”將冬瓜條熟處埋後,碼於盤中,再輕輕推入已調好的湯汁中用小火扒入味,勾芡後採用大翻勺的技法,使菜餚穩穩地落在勺中,其形狀不散不亂與碼盤時的造型完全相同。類似於這樣的菜餚非大翻勺莫屬。又如“紅燒晶魚”,主料燒入味勾芡後同樣採用大翻勺的技法,將魚體表面色澤,刀工,汁芡最完美的部位展示給客人。

……

蜜汁,掛霜,琉璃,拔絲,炒糖色,是魯菜根據火候遞進關係的炒糖五步曲。做拔絲關鍵點是160度油溫熬

糖,等溫度降到140度再拔絲,這時候絲會抽的很長,拔絲在發源地山東淄博幾乎人人會做。魯菜廚師的絕技是油底沉糖:一鍋油,上面油炸主料,油下面熬糖,等到主料炸好了,拔絲也幾乎同時做出來,集中體現了魯菜廚師把握火候的精湛功力。

魯菜中使用整雞出骨技法的是名菜是夏津布袋雞,相傳是元代的官府菜。清乾隆間的文學家、夏津知縣方學成,非常喜歡吃夏津的布袋雞,經常請夏津的名廚為他烹製此菜。也經常用此菜孝敬他的母親。縣丞、教諭、典史等屬寮也紛紛效仿,以布袋雞奉敬父母。方學成卸任回到故鄉安徽,宴客時也一定要仿照夏津的做法烹製布袋雞款待來賓。食客紛紛稱讚,但是方學成認為還不夠好,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