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和要求,也是廣大農民的需要,有強大的生命力,農民不願改變。
毛澤東仍然一言不發,只是聽。等鄧子恢起身要走時,毛澤東淡淡地說:把你給我的報告和符離區黨委的彙報送來,我要看看。
後來,毛澤東批評鄧子恢說:“他那個講話一訓,訓了我3個鐘頭,水潑不進,話說不出啊!”
當年11月,鄧子恢領導的中央農村工作部被撤銷。毛澤東給了這個機構一個評價:“10年中沒幹一件好事。”
接二連三的“包產到戶”、“責任制”的彙報,使毛澤東不得不對形勢和情況作出新的判斷:該到反擊“單幹風”的時候了。
就在田家英彙報後,毛澤東在一次小型會議上批評他回到北京後不修改《農業六十條》,卻搞什麼包產到戶、分田單幹。
對劉少奇這一時期主持中央一線工作,毛澤東也表露了不滿。毛澤東指責劉少奇在包產到戶問題上為什麼沒有頂住。
毛澤東的態度已經非常明朗。
薄一波回憶當時的情況說:
1962年7月上旬,毛主席從邯鄲回來,主意已定,對鄧子恢、田家英同志主張“包產到戶”(他認為這就是“單幹”)十分反感,對少奇、陳雲、小平同志沒有抵制甚至贊同也不滿意。9、10、11連續三天下午他分別把河南的劉建勳、耿其昌同志,山東的譚啟龍同志,江西的劉俊秀同志召來北京商談農村工作問題。針對各地出現“包產到戶”,他提議以黨中央名義起草一個關於鞏固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發展農業生產的決定,改由陳伯達主持,不讓田家英同志參與其事。毛主席後來在北戴河會議上說:為什麼搞這麼一個檔案,講鞏固集體經濟呢?就是因為現在這股單幹的風,越到上層就越大。毛主席態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