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何苦學楚國前賢?此人死得遺憾!”

孫文喃喃自語。

楚國先賢是指屈原,乃兩千三百年前的楚國大臣,為反秦派,在抗爭中投身汨羅江殉國。

陳天華出身地湖南新化在古時屬楚國,系知名水鄉,有汨羅江流經。

“日本撤回取締規則是受制於國際輿論的壓力,非因天華投海自殺所致。真希望他還活著寫出更多激勵人心的文章。”

孫文不禁吟唱起陳天華的《警世鐘》裡的開頭詩句:

長夢千年何日醒,

睡鄉誰遣警鐘鳴?

腥風血雨難為我,

好個江山忍送人!

萬丈風潮大逼人,

腥羶滿地血如糜;

一腔無限同舟痛,

獻與同胞側耳聽。

在孫文出發去越南的前一天(一九○五年十月六日),由保皇會主辦,在東京舉行了一場追悼戊戌(變法)遭處死者及庚子(義和團事件)犧牲者的紀念會。保皇會與革命派一向水火不容,但同盟會還是派了胡漢民代表參加這場追悼紀念會。

在赴越南時,船剛過吳淞口之際,駐天津的法軍參謀長布加卑(PaulBoucabeille)乘坐汽艇登船來,說是奉本國政府陸軍大臣之命前來和孫文晤談。

既見過俄國革命黨員,又見了法國參謀長,孫文此行可說幸運之旅。

在西貢他又受到盛大歡迎,旅行成果之豐碩超乎原先的想象。革命經費順利募得,還在河內及海防以興學社之名設立了同盟會支會。

在新加坡也設立了同盟會支會,接著又巡迴各地,直至翌年四月方從香港返回日本。

唯有失去陳天華一事讓他感到痛心不已。

王朝的黃昏(1)

慈禧與外國公使夫人的留影

正當孫文以新加坡為中心巡迴東南亞各地時,在北京的光緒帝及西太后接連去世。陽曆一九○八年十一月十四日皇帝駕崩,翌日西太后薨逝。皇帝的死亡時刻是酉時(下午六時左右),西太后嚥氣則是翌日的未時(下午二時左右),兩人相隔不到二十個小時先後赴黃泉。

在這年的二月戊午(陽曆三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