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他們堅持了150年的孤立主義,決定融入北邊憤怒而又擔心的“美國佬”的經濟中。日本儘管已經是一個經濟巨人了,但仍舊有著相當大的對美貿易逆差,而且日本製造的汽車也幾乎還沒有開始出口。儘管我們當時有不少人預見到了20年嚴重的政治*和輕率的對外舉債之後前西班牙美洲領地的經濟崩潰,但是誰也不可能預見到像阿根廷這樣的經濟醉漢會突然清醒,更不用說會預見到他們的經濟能好轉得如此迅速了。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序言(5)
毫無疑問,我們如今的世界政治、世界經濟以及科技都還遠遠沒有“平靜下來”。真的,就像我在自己最近寫的《後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 Society)一書中所闡釋的,我們最多也就是剛剛在世界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型中走過了一半的路程。所以,對如今企業、大學、醫院、政府機構以及工會等各種組織的管理者和決策者來說,弄清楚該怎樣在動盪時期進行管理就成了當務之急。因此,現在這本書或許比它第一次出版時更適時。
下面這句“引文”就是本書所宣揚的主題:
“不要耍小聰明,要盡職盡責。”
預言未來只能讓你惹上麻煩。我們的任務是管理現在,努力地促成能夠發生和應該發生的。在這本書裡沒有靈丹妙藥,沒有權宜之計。實際上,這本書探討的是哪些工作我們必須要做到。關鍵詞是“必須”。高階管理者對宇宙的掌控跟其他人沒什麼兩樣。但是,高階管理者要對他們經管的組織的生存負責,要對組織履行使命的能力以及組織的結果負責。
儘管我們不能預言未來,我們卻可以找出那些已經發生並且將會產生重大而又可預知的影響的重要發展。任何想要在動盪時期管理好組織的努力,都必須首先著手於最具可預知性的發展:人口統計特徵。一個發達國家到2010年的勞動人口中的任何一個成員如今都已經出生了。對這個國家來說,一個最重要的發展肯定將是不可逆轉的,那就是從體力勞動轉向作為發達經濟核心資源的知識工作、從體力勞動者轉向作為核心勞動人口的知識工作者。今天和明天的高階管理者必須有效地管理的這支勞動大軍,的確非常不同於今天的高階管理者在20~25年前開始各自職業生涯時的那支勞動大軍。
而經濟也是如此。經濟的重心不僅已經從機械性的行業轉到了知識型的行業,而且已經徹底地從製造或買賣東西的行業轉到了各種服務業。另外,經濟還從全國經濟轉向了區域經濟和跨國經濟,貨幣和資訊已經變得真正地跨國流動了。正像人人都知道的,我們正處在一次偉大的技術變革之中,其意義不亞於200年前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也不亞於150年前為我們帶來了鋼鐵、化工和電力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因此,在動盪時期進行管理就意味著要勇敢地面對新的現實,意味著你在開始時就要想著“這個世界的真實情形是怎樣的?”而不是仍舊抱著幾年前似乎有些道理的斷言和假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25年裡,規劃變得很流行。但是就像我們通常習慣的那樣,規劃會假定高度的連續性。通常,規劃從昨天的趨勢入手,並把這些趨勢投射到未來——或許會採用一個不同的“組合”,但卻有著非常相似的要素和結構。這種做法將不會再奏效了。在一個動盪時期,最有可能發生的假定是可以改變結構的獨特事件,而根據定義,獨特事件是無法規劃的。但是,它們往往是可以預見的。這需要面向明天的戰略——這樣的戰略可以預見到最重大的變化可能發生在哪裡、可能是什麼,可以使一家企業、一所醫院、學校或大學能夠利用新的現實,能夠把動盪轉化為機會。
本書處理的是戰略——有了這樣的戰略,我們才能利用快速的變化,才能把變化的威脅轉化為機會,從而採取有效且有利的行動,為社會、經濟和個人做出貢獻。
一個動盪的時期是危險的時期,但它最大的危險就在於誘使你否認現實。新的現實既不符合左翼的假定,也不符合右翼的假定。它們全然不是所謂的“人人都知道”的那樣。它們甚至更加不同於人人都還信以為真的現實,不管有沒有政治信念的影響。“現實”完全不同於左翼和右翼的“想象”。如今,最強烈、最危險的動盪起因於決策者的錯覺與現實之間的衝突——不管這些決策者是政府官員、企業的最高管理層,還是工會領袖。
但是對那些能夠理解、承認和利用新現實的人來說,一個動盪的時期也是一個充滿大好機會的時期。最重要的是,它對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