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身後還跟著兩個比明玥大些的小姑娘,瞧著應是崔煜的兩個妹妹。
她們一行人進來時,巧格兒剛給鄭明珠膝蓋處塗完藥,鄭明珠屈膝行禮,動作難免有微微的遲緩,崔夫人便忙拉住了她和明玥,一臉心疼的道:“你是個實心眼兒的好孩子,老太爺沒白疼了你和煜兒。”
鄭明珠輕聲說:“這都是做孫兒的本分。”
崔夫人便轉頭對鄧環娘道:“親家夫人瞧瞧,孩子這般懂事,我這個做婆婆的,怎能不多疼些個。”
鄧環娘道:“那是夫人對小輩們慈愛,明珠這孩子性子有些倔,有不周全的地方,夫人日後還請多擔待些呢。”
崔夫人便客氣了兩句,鄧環娘轉而又對鄭明珠道:“公公婆婆愈是疼你,你自己個便越發不能肆意了,更得用心侍奉才是。”
鄭明珠看了看鄧環娘,福身說:“是,母親的教導女兒都記下了。”
幾人便即坐了,崔夫人便拉著明玥上下打量一圈,說:“七姑娘真是女大十八變,瞧瞧這稀罕人的模樣兒,可比我房裡這兩個強多了。”
她說的自是崔煜的兩個妹妹崔妍和崔婧,這倆姑娘下午時就在鄭明珠身後跪著,明玥對她們的相貌沒大注意,倒是對她們“慘絕人寰”的哭聲印象深刻,後來這姊妹二人其中一個還哭的抽過去來著,被救醒之後堅持不去歇息,得了不少族人的誇讚。
這會子聽了自己母親這般說,兩個姑娘便都上前,一人拉了明玥一隻手,崔妍長得細眉細眼,薄薄的唇形使得她在不笑的時候頗有幾分清冷,這時便先開口道:“母親說的極是,我原先見著嫂嫂時以為是天仙下凡了,不成想這還有更勝的。”
她的聲音也是尖尖細細的,加之臉上沒甚表情,雖是夸人的話,聽著卻叫人舒坦不起來。
崔婧個子比她矮些,應是最小的,長相隨了崔夫人,是杏核眼、櫻桃口,聞言便端詳著明玥道:“是呢,鄭家妹妹這雙眼睛烏黑烏黑的,笑起來跟月牙兒似的,比嫂嫂和姐姐的都好看。”
明玥:“……”這姑娘是在夸人還是在幫她拉仇恨值啊?
遂不著痕跡的抽手福了福,說:“兩位姐姐可莫要誇我了,我是最禁不起誇的,哪裡如兩位姐姐出塵脫俗,氣質出眾,一顰一笑都是名門氣度。”
說這話時明玥使勁兒撓了撓自己的手心,好叫她的神情瞧著誠懇些。相對於容貌,這些所謂的貴女倒更喜人誇讚自己的氣質,崔妍面上倒還是淡淡的,崔婧卻親熱的拉著明玥和她坐到一處。
鄭明珠默默看了她們一眼,沒搭腔。
說話的功夫,崔煜和鄭佑誠也打前院回來,——崔家二老爺是個孝子,這三日都是顆粒不進,只在實在支撐不住時抿幾口清水,鄭佑誠也不能勸,遂與崔家的一大眾族人見過禮之後便同崔煜來看鄭明珠。
正也到了晚飯的時辰,崔夫人便吩咐人擺飯,自然也都只是些清粥和素淡小菜,這是禮制,自沒有人多說什麼。
期間崔煜見過禮後就坐到了鄭明珠身旁,時不時柔柔的瞧她一眼,是挺恩愛的模樣。
飯後崔夫人稍坐了坐便道:“一早就已將親家的客房備下了,就在明珠這院子的隔壁,過去也不費功夫,因想著你們娘幾個定有許多敘舊的話要說,我便也不在這礙著,哪裡不妥帖的親家就與明珠說,萬莫客氣。這孩子如今管著家,可幫我分了不少累。”
鄧環娘忙道:“夫人累了幾日了,快回去稍歇歇,咱們兩家勿需這般客氣。”
崔夫人也真是累了,故也沒多留,又客氣兩句便帶著崔妍和崔婧先行離開,剩了他們幾人,崔煜便陪著鄭佑誠在堂屋說話,鄧環娘和明玥則跟著鄭明珠去了裡間。
娘三個坐到一處,卻沒多少話要說,鄧環娘便問了問鄭明珠崔夫人帶她可好、姑嫂間如何、夫妻間可相互敬重?
鄭明珠微垂著頭,只矜持的道“都好”,鄧環娘在心裡嘆了口氣,她知道鄭明珠一向要強,尤其在她與明玥跟前更甚,就是有甚不順心也萬不會與她說,因而也不往十分仔細裡問,好在她瞧著崔煜和崔夫人待鄭明珠都不賴,剛進院子時,見裡邊的下人們也是恭敬順從,也便放了心。
問了幾句又想起王氏交代的“叫鄭明珠過年正月裡暫不必回去拜年問安”的話說了,鄭明珠有些黯然,成親頭一個新年就不能回去,她有好些話想與祖母說,可眼下這也是沒法子,遂只能紅著眼圈答應了。
她們也沒說太久,在裡間坐了半晌便出來了,都折騰了一整日,乏得很,鄧環娘出來又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