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佑誠與崔煜說了幾句,大家便各自回去歇下。
一夜無話。
第二日因著要入葬,眾人都起了個大早,鄭佑誠一家因是外姓,不需跟著去,便即與崔家眾人辭行,崔二老爺腫著眼泡,也不知看清楚是誰沒有,只嗯嗯的應著,——為表孝道,這位老爺打今兒開始就要在自己父親墳旁搭個草棚,然後枕磚蓋席的守孝了,想來心情也很是慼慼然。
鄭佑誠一行走得早,兩輛馬車快駛離清河是太陽才掛起來,鄧環娘在車裡對鄭佑誠道:“如今看過了明珠,老爺可放心了。”
鄭佑誠靠著車壁閉目養神,聞言隨隨“嗯”了一聲,鄧環娘便嘆說:“明珠嫁得了好人家,二郎、四郎的婚事老爺說先不著急,那不如在年前現將明玥的親事定下來,日後也少了份惦記了。”
鄭佑誠仍舊閉著眼,說:“七丫頭還小,急甚麼。”
鄧環娘道:“哪裡還小呢?再過了年就滿十二歲了,按虛歲要十三了,這個年紀嫁人的都有。”
鄭佑誠身子隨著馬車晃了晃,微微睜眼問:“你想的是文禎那孩子?”
鄧環娘聽他這口氣便有點兒不樂意,酸道:“老爺可是也嫌棄鄧家?可如今不同,自我哥哥那已為了官,雖無甚實職,但禎哥兒不同,他是進士出身,明年也是要派實官的。”
鄭佑誠看了她兩眼,擺手道:“我自不是那個意思,我知曉你心裡是想著咱們看著文禎長大,脾氣、人品等最是清楚,她舅舅、舅母又疼小七兒,嫁過去必不會受委屈,這自有你的道理。我也自沒說不好,只我覺著文禎那孩子面上溫和,實裡是個拗的,七丫頭也是這麼個性子……兩人在一塊未必就好,你又何必這麼早定下,往後瞧著好的,豈不耽誤了七丫頭?”
鄧環娘挑眉道:“難道老爺瞧著哪家的兒郞了?倒說說。”
作者有話要說:作者聽了一晚上秦腔,已經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