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和政府死戰,那麼,我們也不能夠使天下的人對我們寄予希望,而減弱革命黨的聲勢。所以,與政府鬥爭也是今日萬萬不可以放鬆的。1907年10月7日,梁啟超出版了《政論》雜誌,刊載了《政聞社宣言書》、《政聞社社約》等檔案。10月17日,政聞社在東京開成立會。不久,本部遷往上海。當時,國內的立憲派在張謇等主持下,已於1906年底成立了預備立憲公會。
梁啟超的組黨活動,經過熊希齡的活動,得到國內大臣袁世凱、端方、趙爾巽的支援。但是,政聞社在國內發起的要求速開國會的請願運動,引起了慈禧的震驚,袁世凱也向慈禧報告,梁啟超是政聞社的發起人。梁啟超本來還想和袁世凱聯絡和解,但很快,清廷於1908年8月13日就查禁了政聞社。袁、梁之間的新仇舊恨也進一步加深。梁啟超也下了狠手,與醇親王載灃等聯絡,企圖搞掉袁世凱。雖然,慈禧去世後,袁世凱也被迫回籍養痾,但清廷一直難有作為,梁啟超在政治上活動不開,只好消極讀書著述了一年多時間。
但是,國內的政治形勢還在發展。1908年8月,清廷定下了9年後開設國會的期限,公佈了《欽定憲法大綱》和“九年籌備清單”,並宣佈各省於一年之內成立諮議局。1909年10月,各省諮議局開幕。國內的立憲派有了輿論的陣地,江蘇諮議局議長張謇以速開國會、建設責任內閣為政治目標,發起請願運動。1910年一年內發起了3次請願運動,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一次###有多達數千人參加。為了所謂“預立議院基礎”,清廷於1910年10月3日,召開了中央級的資政院,清廷遴選和各省諮議局各選出100名議員。清廷一方面鎮壓請願運動,一方面宣佈於宣統五年開設議院,並先行組織內閣。但1911年5月8日成立的所謂責任內閣,卻是一個滿族親貴為主的皇族內閣,與立憲運動的本意背道而馳。清廷統治乏術,對權力卻絲毫不肯放鬆,它已無可救藥。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1.三顆政治明星(8)
梁啟超在國內立憲運動高漲的形勢下,又振奮起來,於1910年2月創辦了《國風報》,重新展開政治活動。他一方面,從政治理論上解釋國會、責任內閣和政黨的運作方式,向國內進行政治理論的普及工作;一方面指導國內的立憲請願運動,進行輿論的宣傳鼓動。他面對國內外的嚴重危機,採取了接近“革命”的激進態度,激烈地抨擊政府當局。他甚至呼籲國民團結一致,攻擊惡政府以謀建設良政府。他是在和革命派搶時間,爭速度。同時,他還為實現立憲後組織政黨作準備,讓國內的同志徐佛蘇、孫洪伊等於1911年6月組織了憲友會。梁啟超很自負,在他看來:“中國前途非我歸而執政,莫能拯救。”但是,沒有等到立憲那一天,他所不願意看到的革命就爆發了,在和革命黨的競爭中遭到了挫折。
孫中山
孫中山,生於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廣東香山(現中山市)人,名文,字逸仙,家譜上的名字叫德明,“中山”不是他的名字。孫中山發動革命失敗,流亡日本的時候,化名叫中山樵,於是,一些同志就把他叫成“孫中山”,從此在社會上流行,再也改不掉了。不過,他自己的正式署名一直是“孫文”,這也是不能改的。英文名Sun Yat…sen,則是按照他的字“逸仙”翻譯的,因為社會習慣是以字或號來稱呼別人的,稱呼別人的本名是不禮貌的。他是個農家子弟,小時候要上山打柴,牽牛放牧。啟蒙讀書比較晚,少年時期還沒有把四書五經讀懂,他後來讀的是英文的翻譯本,居然把它給讀懂了。孫中山的家鄉翠亨村,背山臨海,土地貧瘠,是個山高皇帝遠的窮鄉僻壤。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人,比較剽悍,敢冒險。孫中山就是一個冒險家,一生就提倡要敢冒險。
時代的變化給這個山村帶來了機遇。翠亨村緊靠澳門,列強開啟了中國國門,海通之後,一批批青年人冒險向海外移民,謀求新的生活。孫中山的哥哥孫眉漂洋過海,到了檀香山,勤懇的勞動使他富有起來,成了一個農場主。華人的第一代移民,到了海外,仍然關懷祖國,維持著家族生活的倫理原則,他對父母和弟妹都負有責任。1879年6月,13歲的孫中山隨母親前往檀香山依傍哥哥生活。從此,他闖入了一個新的廣闊的世界,擺脫了愚昧、閉塞、壓抑的小天地,如蛟龍入海,得以大展宏圖了。這樣的機遇,袁世凱和梁啟超都是沒有碰上的。
孫中山在檀香山進了一所教會學校,開始接受西方的教育。他既接受了西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