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在東京與留學生廣泛地交換意見,宣傳革命的道理和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的主張。華興會是當時最大的國內革命組織,它的態度非常重要。華興會在內部討論時,在是否仍然保留華興會團體的問題上意見分歧,最後以“個人自由”加入擱置了爭議。7月30日,在孫中山主持下,有各省革命志士79人參加,召開了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的籌備會議。孫中山建議新團體命名為中國革命同盟會,引起了與會者的討論,最後,為團體保守秘密起見,刪去“革命”兩字,定名為中國同盟會。孫中山向與會者提出並解釋了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儘管與會者對這一理論體系的認識還很模糊,但都表示接受,個個激昂慷慨,簽署入盟書,宣誓革命。適在這時,房間後部木板突然倒塌,聲如列帛。孫中山機警地解釋說:“此乃顛覆滿清之預兆。”眾人一片雀躍歡呼。
1.三顆政治明星(11)
8月13日,留學生舉行歡迎孫中山大會,由華興會骨幹宋教仁主持。會場只能容納千人,但留學生蜂擁而至,會場為之爆滿,許多人只能滯留在會場之外,都想一睹孫中山的風采,聆聽他的革命學說。孫中山在熱烈的歡呼聲中登臺演說,他敘述了周遊列國的經驗,信心十足地指出中國不會淪亡:“我們放下精神說要中國興,中國斷斷乎沒有不興的道理。”他駁斥了立憲派反對革命的說教,強調中國必須學習西方先進的學說制度,在革命後取法乎上,實行共和政治。在孫中山演說過程中,全場興奮熱烈,掌聲雷動。
經過一系列的準備,8月20日,在日本東京赤坂區靈南坂坂本珍彌邸舉行中國同盟會正式成立大會,到會者有百餘人。會議討論修改透過了由黃興等起草的中國同盟會章程,以孫中山草定的十六字綱領為宗旨,以東京為同盟會總部所在地,設定了組織機構。會議選舉孫中山為總理,黃興為庶務,協助總理主持本部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人員。在國內外分設9個支部,推進革命工作。改組宋教仁主持的《二十世紀之###》雜誌為同盟會機關報,定名為《民報》。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更系統地闡述了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即三民主義的理論綱領,民族要獨立,政治要民主,社會要均富,明確地為國家指出了現代化的方向。
同盟會成立時及以後,光復會的成員也陸續地參加了同盟會。同盟會並不是以各團體組織聯合的方式所組成,但各個小團體的意識還繼續存在,而原來的組織功能,則融入了同盟會之中。全國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的成立,表明革命的高潮即將到來。
《民報》創刊後,與君主立憲派梁啟超主持的《新民叢報》發生了激烈的論戰,這一論戰也蔓延到海內外。論戰的內容,主要是要不要推翻滿清政府,以及國家的政治、經濟體制與革命後的社會後果。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已經無藥可救,立憲派在辯論中顯得理屈詞窮,在留學生中的影響越來越小。論戰對革命的動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是,這場辯論,在理論上還很幼稚,立憲派的一些遠見卓識,也為革命的熱情所忽視。尤其在國內,革命的宣傳大多侷限於“反滿”一點上,對現代意識的宣傳,還很薄弱。不過,在國內,革命派與立憲派固然有分歧,但在行動上也有許多合作,沒有像海外兩派之間那樣如同水火。這一切都對辛亥革命,以及革命後的發展發生重大影響。
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加緊了組織起義的工作,自己往南洋一帶發展革命組織,籌措革命經費,黃興則深入兩廣地區,聯絡會黨、軍隊。經過一年多的準備,1907年到1908年間,孫中山先後發動了黃岡之役、惠州七女湖之役、防城之役、鎮南關之役、欽廉上思之役、河口之役。當時,孫中山不僅遭到清政府通緝,而且遭到香港殖民當局以及日本的驅逐,被迫在國外到處流亡,已經很久無法踐履國土,因而很難深入內地指揮革命。中國的近代革命還在幼稚時期,孫中山熱衷於具體的起義組織活動,還不大懂得如何發揮黨的組織功能。同盟會員們大都是略知新學計程車大夫,接受西方社會學說的程度不同,在學派選擇上也有分歧,農業社會中舊式的同鄉意識和小團體習氣還很濃重,各有門戶之見。孫中山長期在海外形成的意識,與國內成長起來的留學生之間,也有不小的差距,因而只好獨行其是,彼此難免隔閡。孫中山在南方主持革命起義,屢遭失敗,而同盟會本部的工作卻無人過問,影響到孫中山的威信。光復會系統的章太炎、陶成章等人,受傳統思維的影響比較大,與孫中山有不同的政治見解,在起義失敗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