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部分

,應該說佔盡天時優勢;該企業的合作伙伴是華汽車公司地處臺灣,於福建一衣帶水,相互比鄰,此謂地利;該企業市場主打產品是:輕客得利卡、RV富利卡、轎車菱帥以及最新出爐的MPV菱紳,產品可謂豐富多彩,應該具備一定內功,綜合這些因素,東南汽車應該能夠率先搶佔國內各大市場,成了目前中國車市的中流砥柱了?事實卻並非如此,我們看看2004年一季度國內汽車工業的產銷情況:今年1-3月份,東南汽車生產量為11728輛,佔據市場份額的2。03%,銷售量10535輛,綜合排名不但落後上海大眾、一汽大眾等老牌廠家,與廣州本田、上海通用以及北京現代相比也有較大差距。是什麼原因造成目前的尷尬狀況呢?讓我們綜合分析一下,看看影響東南汽車發展的因素在哪裡。

1、品牌的尷尬。行走在大街上,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富利卡、菱帥,車主將三菱的標誌替換了東南的標誌,也許因此可以提高該車的級別,同時充分顯示車主的身份。對於這些行為,我們不想妄加評論,但是對於品牌的追求,卻是每一個消費者共同的行為。東南汽車的所有產品,都是來自於臺灣最大的汽車企業 ――裕隆企業集團所屬的中華汽車公司,該公司目前有25%的股份為日本三菱公司持有,而臺灣中華公司與東南之間是五五分成,即臺灣中華汽車公司持有東南50%的股份,所以三菱是間接持有東南12。5%的股份。東南的各個產品都來自於臺灣中華,從得利卡、富利卡到菱帥、菱紳,其淵源都是三菱公司的技術,但是東南卻不能使用三菱的標誌,此中原因是:按三菱公司的規矩,只有三菱直接參股的合資公司,其產品才允許使用三菱標誌,如此間接的12。5%的持股,三菱公司是不會輕易將自己的車標拱手送出的,試想一下,如果東南的產品都被允許使用三菱的標誌,是不是會另有一番光景呢?這個不得而知!不過東南一直在嘗試著和三菱進行全面,去年年底,三菱汽車Eckrodt社長參訪東南汽車,又聽說臺灣中華汽車已經將其持有東南汽車50%股份中的15%轉讓給三菱汽車,三方最終可能透過曲線投資達成的股份協議卻是1∶1∶1。更有意思的是戴姆勒-克萊斯勒又持有三菱30%的股份,所以戴-克透過三菱而間接與東南有一定的關係。雖然只是間接的關係,但是這回可是全球頂級的汽車生產製造商戴姆勒-克萊斯勒,就是著名的賓士公司,東南能夠得到他們的協助開發甚至使用賓士的標誌呢?這也許正是東南擺脫品牌尷尬的時候。

2、定位的尷尬。東南的產品最初定位是國內的輕型客車領域,從1996年7月 第一臺東南得利卡下線出廠,到2001年躍升為全國輕客第二,2002年國內首推符合新安全法規,東南又審時度勢地推出了第一款大鼻子的新得利卡,這個舉措讓輕客的老大金盃公司都感覺到了壓力,一時間金盃、福田風景爭風效仿。應該說,東南在產品定位中,得利卡是成功的,雖然目前其整體產品並沒有形成太大的規模,2003年銷量僅為23000輛。在隨後的市場分析中,東南公司卻一再失去了奪取市場的良機,2000年3月 推出的多功能RV車—東南富利卡就是東南市場定位不成功的典型作品。富利卡是中國第一輛RV車,RV是何許人也?我們看看相關的解釋:RV即Recreational Vehicle,娛樂休閒車,二戰後興起於美國。作為家庭的第二部車,一般是拉家帶口出遊時駕駛,所以裡面的設施一應俱全,像什麼發電機、上下水箱、液化器和大型電池什麼的,不管規模大小,你總得備著,以便讓2到5口人在車上燒飯、睡覺和洗澡。這個解釋看來並沒有真正詮釋富利卡的市場位置,何況我們國家的購車者中大部分都是小康家庭,買一部RV來作為家庭的第二用車,也許還需要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才能真正實現。富利卡從整車效能來說,是一輛相當不錯的好車,但是其平淡的外表讓人失去購買的激情,同時粗糙的內飾也令消費者頗有微辭,記得曾經看過一個消費者的一篇關於該車的文章,其中有這麼一段:有一次我把硬幣放在里程錶臺裡,居然漏了下去,仔細一看,光線可以從上面的空隙中透過來。去年富利卡推出了全新內飾,但是10萬元一下的自由型款式卻與此無緣,其實這個價位恰恰是大家關心的範圍,看來做好市場定位的同時,改進產品也是必不可少內功修為。

3、定價的尷尬。東南的各個車型在上市之初的定價幾乎沒有價效比可言,我們先看看1999年得利卡的報價:得利卡DN6470(11座推廣型)價格為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