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決定作戰方略,要求他們:“各敕勵本部力鬥,予身執桴鼓以從事,解圍在此一舉。”但諸將卻擔心糧餉不足,主張暫回退回寧遠補充給養,以圖再戰。在這個人心浮動的時刻,皇上派來的監軍張若麒不懂兵法,竟然支援諸將的意見,這位監軍是陳新甲的心腹,當然不會偏向於洪承疇,而諸將同樣各懷異志,為儲存自己實力著想,也同意他的看法。張若麒的意見一下子使撤軍的主張佔了上風,回寧遠,與撤退沒有兩樣,此仗未打,就想著撤退,豈不是勝負已定?眾將議論紛紛,未有結果。雖然兵部尚書陳新甲派來的心腹張若麒支援諸將回寧遠取糧餉的意見,但洪承疇深知,“大敵當前,豈有退師就餉之理”!闖出包圍實非易事,但還是鼓勵大家:“我們的糧食雖然接濟不上,但請諸君明瞭,守亦死,不戰亦死,如若一戰或可死裡求生,明日一定要苦戰,或可求生,大家不要任意行動,望齊心合力。”(《明史紀事本末補遺》)

儘管戰前鼓動會開得熱烈,但事實並非如洪承疇想像,他擅打仗,卻料不著人心。明朝自崇禎臨朝以來,文武群臣的道德底線已經降至零點,軍人們各懷心機,都想儲存實力,國家利益視同兒戲。此時,各鎮總兵見清軍兇悍,已經萌生了懼意。其中,八鎮總兵中的大同總兵王樸比較怯懦,他為保全性命,竟不顧軍令,回營便率本部人馬首先乘夜突圍逃跑,其他各鎮總兵官一看形勢不好,誰也不願先被消滅,於是不服將令,爭先拔營,大軍頓時一片混亂。吳三桂看到這種現象,他絕不想獨留在這裡送死。於是,曾經在戰場上驍勇如虎的小吳將軍,也率領本部關寧鐵騎,跑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忠誠的底線(2)

皇太極何等人物,早知道明軍會有此舉,當夜已經派人安排好了在營外截擊。黑夜中,亂成一團的明兵不辨方向,互相擁擠,自相踐踏,突然又掉進皇太極早就挖好的壕溝裡,清軍埋伏多時,此時一擁而上,刀劈斧砍,可憐八鎮精兵,未曾開戰已經先遭伏擊,死傷累累,大批明兵無法突圍,逃往山海關東的南海關口,天不助明,趕上海邊漲潮,又大都葬身海底。

各路總兵中,吳三桂對這個結局是早有準備的,從洪承疇佈置死戰命令的當晚,他就準備好了逃跑的地形,由大路殺出,直奔杏山城。這個做法充分說明吳三桂不想陪洪承疇送死,亦不想自己的精兵為這場註定要輸了的戰役耗費精力。所以當晚突圍,他的軍隊好整以暇,行動迅速,而且來勢兇猛,將清軍擊得連連後退,竟然殺出一條血路,洪承疇十三萬大軍,他是第一隊突出重圍的。皇太極遠遠觀望,見吳軍兇悍,軍紀嚴整,這位熟讀三國的大政治家竟然又動了愛才之心,感嘆:“吳三桂果是漢子!得此人歸降,天下唾手可得矣。”(《清太宗實錄》)繼而下令,“歸兵莫遇,縱之可也!”這就是放生的命令了。吳三桂不是傻子,他曾兩次蒙皇太極放生,想來心知肚明,他對大清的憎恨之心,應該有別於常人。

吳三桂逃到杏山安然無恙,而他的恩師和上級洪承疇則被圍在松山,八鎮總兵中只有兩鎮未動,其他六鎮都跑了,洪承疇身邊的十三萬大軍此時僅得萬餘人,無糧草,也沒有救援,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他曾經最倚仗並一心栽培的吳三桂此時也管不了他了,逃到杏山後吳三桂的軍隊再次被擊敗,他與一名部將隻身逃往寧遠。

崇禎得知情形後,極為震驚。一方面,他要洪承疇“極力死守,”一方面,責成劉應國、吳三桂、白廣恩等諸將收拾殘兵,聯絡杏山、塔山,再圖救援,可惜松山一戰,清軍的勇猛,皇太極的用兵之神,已經嚇破了明朝各鎮總兵的魂魄,崇禎的再圖救援之令竟然無人肯從,洪承疇曾經一心提拔重用過的人,誰也不願前去救援,這裡面也包括洪承疇最看重的吳三桂。

想當年,袁崇煥被抓,祖大壽相救不成,竟然叛走,為袁督師鳴不平。而今日洪承疇對吳三桂之德不遜於袁崇煥對祖大壽,但兩人作風迥異,人品高下自然分出。吳三桂“不戰而逃”,棄恩師於荒城之上,其實只有兩個目的,一是保命,二是保兵,他的兵在皇太極的放行下,損失最小,為圖個人利益而放棄大局,這是吳三桂的道德底線,在他心中,實力與個人利益緊密相連,為此,他可以搞連橫之術,也可以翻臉無情。

崇禎十五年三月,松山城破,在松山“死守”了近半年的洪承疇被部將夏成德出賣,被皇太極俘獲。

松山會戰,明廷損失巨大。清兵則大獲全勝,殲滅明朝士兵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人,而被海水淹死的明兵“浮屍漂盪,多如雁鶩”,(《清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