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利發展創造了一個較為平穩、寬鬆的環境。

鄭觀應到輪船招商局兩年,局內的業務平穩上升,原先瀕死的招商局看起來又有了生機和活力。而在這兩年中,鄭觀應並沒有什麼大的實權,李鴻章似乎是要考察他的工作能力,沒有給他什麼實際的官職。兩年後,李鴻章正式任命鄭觀應為輪船招商局的總辦,沒想到鄭觀應卻一口回絕了。

鄭觀應拒絕接受任命的表面原因,是因他管理經營的上海機器織布局破產,已無心氣再接受大的委任。而真正的原因在於,他在招商局呆了兩年,將招商局內部的各種關係看得很透,官督商辦說起來好聽,商方負責贏利,官方負責監督,可實際上官方控制很嚴,商人發展很難。他在一封給唐廷樞的信裡道出了自己的心聲:招商局雖說是官督商辦,可各個總辦、會辦、幫辦都是由北洋大臣任命的。雖然如今李公任北洋大臣,器重我,支援我的工作,可李公總不會永遠擔任北洋大臣,掌握實權。我恐怕將來招商局有了起色的時候,北洋大臣已經是張公、王公、趙公了,他們可不會像李公那樣信任我們,聽了別人的讒言,很容易不問是非就輕易把我們扒拉到一邊了,那我們這麼多年不是白乾了嗎?再說像我們這種人,每天只知道幹活,說話辦事也不懂避嫌,又不會幹溜鬚拍馬的行當,一旦有個好歹,連個援助的人都沒有啊!

就在鄭觀應猶豫著幹不幹的時候,盛宣懷回來了。盛宣懷回來的直接原因是徐潤在上海金融倒賬風潮中破了產,盛宣懷受李鴻章指派來招商局查處整頓。查處完畢,盛宣懷調任天津海關道,但沒有放手輪船招商局。他堅持“非商辦不能謀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的新認識,堅持自己的官督商辦。盛宣懷的官督商辦與以前不同的是設了由他自己擔任的官方的督辦,取消了以前商方的總辦,幾個會辦也都帶有官的性質,看起來更像是官督官辦。幸好盛宣懷本人有錢,有強烈的商人傾向,對上述的缺陷起了一定的彌補作用。

既任督辦,盛宣懷決心“借鑑補救前人的錯誤,逐漸恢復招商局的宏圖”。

第一是清理賬目。以前招商局賬目不清,無法考核。盛宣懷命令把前後賬目劃清歸類,並且實行賬目公開,不論過多少年之後,每筆賬目多了還是少了,多了因為什麼原因,少了花到哪裡都能一目瞭然。

第二是贖回典賣給旗昌洋行的招商局船產。中法戰爭爆發後,為保住招商局,盛宣懷把船產賣給了美國旗昌洋行。賣出去容易,贖回來難。出賣船產時,契約上只寫明瞭賣出的條款,忘了提買回的事,旗昌洋行趁機想把船產據為己有。盛宣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迫使旗昌洋行同意招商局以原價把船產收回。招商局剛剛復興,萬事都需銀兩,盛宣懷決定向滙豐銀行借款30萬鎊。滙豐提出了很多苛刻條件,盛宣懷在大的方面據理力爭,不至關緊要的方面都表示接受。他之所以如此是對招商局的發展充滿信心,後來的結果也證明盛宣懷是正確的,招商局的經營發展良好,滙豐的苛刻條件大都沒有實現。

輪船招商局(3)

另外,盛宣懷高喊“官督商辦”的口號,也並非只是為了強調自己這個督辦的權利。在當時的條件下,官方確切地說就是李鴻章的參與,給輪船招商局帶來了許多實惠和優惠,沒有這些關照,招商局根本就不能存在這麼久,並且斷斷續續一直在發展。李鴻章也說:“每當此局危急的時刻,都是官方出面維持,或是投入資金,或是減免關稅,才使得招商局日見起色。”

招商局最大的客戶就是國家,為國家運輸漕糧是招商局的重要任務。可是每次運輸米糧到湖北,回來的時候總是空船而歸,按照規定,空船過各關口的時候和滿載的船收稅是一樣的。李鴻章下令,在他所管轄的北洋範圍內的三個關口,招商局的空船免去二成的關稅。儘管免去二成,空船而歸還是不合算,李鴻章又網開一面,規定湖北運往外地的茶葉,如果是搭載招商局的輪船,每百斤茶葉只交六錢銀子的出口稅就行了,如果再進口則不必交稅。這項優惠只適用於輪船招商局的船隻,其他船隻不可享受。在中法戰爭期間,外國公司為了擠垮輪船招商局,一起壓低船運費用,他們所開的低價實際上是賠本的。李鴻章允許招商局在為國家運輸漕糧的時候,可以把價格略微抬高,比外國公司高一點,以保證不虧本。輪船招商局從建立至此時,虧欠官債和洋債加起來將近二百萬兩。如今雖然經濟好轉,但官債洋債一起歸還還是有困難的,於是官債可以先不還,先還洋債,以免多交利息。至於官債嘛,都是一家人就把利息免了吧,等洋債還完了再說……所有這些優惠在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