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赦免了丁老三協助朝廷軍隊對抗清河軍的罪責,又給他們家裡修繕了房屋,給予了糧食賑濟。
所以丁老三的心裡對於清河軍是充滿了感激的。
特別是看到自己的好友墩子,在宣傳清河軍新政的時候獲得了好處,他也忍不住了。
畢竟待在家裡坐吃山空,他家又沒有土地,總不能一直吃清河軍的賑濟糧。
所以當清河軍招募青壯協助丈量田畝,並且每日給一斗糧食,一百銅幣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報名了。
丁老三被分到了第二十五工作隊,負責在城北重新的丈量田畝。
丁老三目不識丁,自然不會丈量工作,不過他作為當地人,很熟悉那一塊地是誰的,以及土地主人的情況。
城北的數千畝地均為當地豪強張家的土地,丁老三他們家裡當初的土地也在這裡。
只不過後來家裡老孃病重,急需用錢,張家趁機用兩塊銀幣將他們家的二十畝土地給買去了。
從此以後,丁老三成為了張家的佃戶,雖然還是在原本的土地上耕種,可是卻每年要上交所有的收成。
而張家也僅僅給丁老三一點口糧維持溫飽而已。
丁老三就靠著張家給的那點口糧,養活自己和老爹,時常忍飢挨餓。
第二十五工作隊在丈量土地前,自然也是要求張家自己上報土地的數量。
張家也是聽聞了清河軍的新政的,知道一畝地要交兩成的糧食作為稅糧。
他們家這些年巧取豪奪的土地足有三千多畝,要是真個兒按照新政執行的話,這不是要了他們的老命嗎?
所以張家在上報田畝數量的時候,直接僅僅報了數百畝,然後準備透過賄賂丈量工作隊的辦法,矇混過關。
“張家的土地至少兩三千畝,他們僅僅報了數百畝,這簡直就是拿咱們當傻子嘛。”
當張家將自己的土地數量上報後,清河軍工作隊的人也是氣憤不已。
“我們正愁抓不到他們的把柄對付他們呢,現在他們自兒個送上門來,反而讓我們省了許多麻煩。”
相對於氣憤不已的工作隊成員,領隊的一名官員反而笑了起來。
“他們不是說只有數百畝嗎,那咱們就好好的丈量丈量,多餘的可不是他們張家的。”
“倘若是他們說那些土地是他們的,那就是欺騙我們清河軍,是要付出代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