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軍可是咱們平民的軍隊,要廢除朝廷的苛捐雜稅,自然是真的。”
所謂是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部分青壯收取了清河軍的錢糧,自然也幫著清河軍說話。
“那清河軍不收稅了?不可能吧?”百姓們依然滿腹狐疑。
畢竟歷朝歷代,哪有不收稅的道理,他們從未聽聞過。
“稅肯定是要收的,只不過以後沒有人頭稅了,按照田畝收成的兩成收稅,絕不多收。”
雖然依然要收稅,可是聽說僅僅按照田畝收成的兩成收稅,頓時引了左鄰右舍的議論。
“真的假的?”
有人忍不住的再次問,畢竟誰也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肯定是真的,你們沒看到城門和街口都貼出佈告了嗎?”
百姓們對清河軍不瞭解,自然也對清河軍保持著距離,所以躲在家裡,壓根就沒看佈告。
“我們這不是不識字嘛,貼了我們也不認識啊。”有人笑著給自己找臺階下。
“你給咱們仔細說說,那佈告上還寫啥了?”
百姓們圍著相熟的青壯,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
“佈告上說了,以後收稅不僅僅改了,要是遇到災年,還可以直接減免稅收,要是誰家吃不上飯了,就去衙門報備,可以領取賑濟糧。”
“清河軍的稅收的可比朝廷的少太多了,可惜我家的土地都讓老張家給買去了,現在我們一畝地都沒了。”有人唉聲嘆氣的說。
“那不打緊,清河軍馬上要重新的丈量田畝,佈告上說了,每家每戶都要分到土地呢。”
“可是哪有那麼多土地分給咱們?”
“以前豪門大族巧取豪奪了很多土地,現在清河軍已經勒令他們退還,倘若是不退的話,清河軍會收拾他們的。”
豪門大族以前依仗著權勢,透過各種手段獲取了大量的土地。
就云溪府而言,九成的土地都掌握在豪門大族的手裡。
九成的百姓都幾乎成為了豪門大族的佃戶,一年辛辛苦苦的勞作,到頭來飯都吃不飽。
而現在清河軍則是要改變這一種現狀,那就是首先確保廣大的百姓有土地可以耕種。
因為只要百姓有土地耕種了,陳子昂他們清河軍才能收取到軍糧,確保部隊的後勤供給。
陳子昂他們現在按照田畝收稅,每一畝地收兩成的糧食。
對於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豪門大族而言,他們要上交的稅糧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以往他們都是不用繳稅糧的,因為他們權勢大,同府衙官吏勾結,所以這稅糧直接就免了。
還有的大族則是朝廷中有人擔任高階官吏,所以地方上的官衙也不敢去收。
導致的結果就是,擁有大量土地的豪門大族一粒糧食都不上交。
而僅僅擁有少量土地的百姓,則是以各種名義,被徵收了沉重的稅賦。
現在清河軍佔領了云溪府,要廢除朝廷這種不合理的稅收制度,重新的制定了政策。
在當地青壯們的宣傳下,清河軍的新政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廣為人知了。
只不過大多數的百姓依然在觀望,雖然清河軍的新政很符合他們的利益。
可是城頭王旗變幻,誰知道什麼時候朝廷的大軍又打回來,到時候說不定還會惹禍上身。
陳子昂他們自然也是清楚百姓猶豫的原因所在,一來對清河軍不信任,二來是對那些豪門大族的畏懼,還有就是擔心分到的土地,以後守不住。
豪門大族在當地深耕百餘年,積威甚重。
現在清河軍要分他們的土地給百姓,百姓也不敢拿,擔心秋後算賬。
雖然困難重重,陳子昂還是決定要繼續的推行新政。
只有讓廣大的百姓獲得土地,他們才能贏的百姓的支援和擁護,也才能夠保證軍糧能夠自產自足。
雖然百姓們抱有各種各樣的疑慮,但是陳子昂他們很快就開展了田畝的重新丈量工作。
率先展開田畝丈量的是云溪府城外的土地,由云溪政務府戶科主事苗才負責。
因為清河軍對原朝廷的官吏一律不錄用,所以對各處的田地也不熟悉。
丈量田畝的工作隊以戶科的官吏為主,除了從軍中抽調精銳計程車卒協助外,還特意的從百姓中遴選了一些熟悉當地情況的青壯幫忙。
丁老三就是第一批協助清河軍丈量田畝的當地人。
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