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致獎學金、入黨、三好學生、專項獎學金、優秀畢業生和保送研究生全部一票否決。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既逃課又讓老師給高分呢?這方面我可謂是“前科累累”。大一入校不久我便開始逃課,並且此後四年我將逃課進行到底,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課被我逃掉了。按照學校的規定,我至少夠開除幾十次了吧。但是我不但沒有因為逃課而不及格,反而幾乎每門課都拿高分,每個學期都是一等獎學金,還拿過臺灣的天下教育獎,畢業的時候論文得了優秀,還評上了校優秀畢業生,如果不是執意報考北大,保送本校研究生也應該不成問題。很多老師的課我基本上沒有去聽,但是老師卻非常喜歡我,期末考試我胡亂交一份答卷也能得高分甚至全班最高分。這其中的玄機究竟何在?

第一,不要跟老師發生激烈的衝突。大一的時候我在《中國革命概論》課堂上奪門而去,跟老師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結果期末考試的時候她只給我40分,並株連九族,班上一大半同學的分數都是40分。後來幸虧我們院一位非常賞識我的領導拔刀相助,我才得以涉險過關。貴人相助之事我是在幾年以後才知道的,但60分這個分數已經足以讓我收斂不少。此後我吃一塹長一智,再也沒有去跟老師搞階級鬥爭了,就算偶爾還會充當人民教師的公害,也只是就事論事,嚴格侷限在學術的範圍之內,不至於讓老師下不了臺。

第二,要儘可能地混水摸魚,並針對不同老師的特點制定不同的逃課戰術。越是大班上課就越好逃課,如果一兩百個人一個班,多你一個少你一個根本看不出來。老師就算點名也只可能每次抽查一小部分,而且一般是按班級輪流來,有章可循。有些老師喜歡第一節課上課時點名,有些老師喜歡第二節課上課或下課時點名,如果摸清了老師的規律,就可以在他要點名的時候才溜進教室,或者一點了名就溜之大吉。還有些老師點名的時候只要聽到臺下有反應就打了勾,這樣的話你完全可以和同學分工合作,每次派個代表去上課,點名的時候多應幾次“到”就行了。不過不要弄巧成拙,儘可能隨機應變。

第三,要儘可能在沒逃課的時候多給老師留下印象,這樣一來,就算你沒上過幾次課,老師也會覺得你“勞苦功高”。其實老師對於上課積極發言的同學是非常感激的,我當過老師,所以這一點感觸頗深。要給老師留下積極印象的最好辦法就是課堂發言,並儘可能讓自己的發言有思想深度,讓老師覺得你是一個博學多才思想深刻的人。

原來我有一些課程整個學期只聽過兩三次,但每次去上課我都會抓住儘可能多的機會慷慨陳辭。因為那些課程我並不在行,我就儘可能從法學、哲學或者其他我熟悉的角度來闡釋老師提出的問題。這種方法非常奏效,但需要自己有一定的學識,不能在課堂上顛三倒四東拉西扯,否則就適得其反了。

另外,還可以耍些小聰明讓老師加深印象。記得有一次老師點名的時候我沒有說“到”,而是字正腔圓地說了兩個字:健在。頓時全班鬨笑,老師也笑了。不過這一招不能亂用,如果老師正處於更年期或者她母親的姐姐來做客了,那就很可能陰溝裡翻船的。

第四,需要跟老師儘可能多接觸,跟老師打成一片。偶爾去上課的時候可以利用課間休息的時間跟老師聊聊天,天南海北一通瞎侃也無妨。課後在校園裡跟老師相遇了就熱情地打個招呼,順路的話就多聊幾句。這樣做只需要耗費幾粒米飯的能量,但說不準就能讓你期末考試的分數從59變成60。另外,還可以約老師一起打球,或者買上一瓶好酒帶上幾個兄弟去老師家裡“煮酒論英雄”。這些事情看上去很誇張,但原來我們班上的同學都用遍了。有些同學整個學期都在逃課,但跟老師一起打幾場球以後期末考試就搞定了,畢業以後還仍然跟老師稱兄道弟。

最後一種辦法便是破財消災。有時就算是用盡了以上各種江湖絕學也可能無濟於事,那就需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有一些老師明明是塊當官的料,卻偏要窩在大學裡教書。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手握生殺予奪大權,於是在改卷的時候故意讓一大批學生不及格,並在將分數上交教務處以前將這一情況透露給學生,然後在家等著禮品上門。這種齷齪的老師在大學雖然不成氣候,但也絕非個別。如果不幸成為了這種老師的獵物,那就只有自認倒黴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破財消災未嘗不是明智之舉。

刑法中有一個罪名叫“傳授犯罪方法罪”,最高可判死刑。如果逃課構成犯罪,那我就算有N條命也活不成了。如果我的逃課法寶被你如法炮製,並且你逃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