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人也會憤憤不平。趙雲先是長坂坡救阿斗,後是截江奪阿斗,多次保護劉備家小,身為劉備結拜兄弟的關羽、張飛會怎麼想?
二、相敬如賓是相處之道(5)
其次,領導的喜好一定要尊重。比如說領導喜歡的顏色、口味等,這些東西完全是主觀的,千萬不要亂加評價,甚至反駁。
案例
聰明的秘書
某老闆非常喜歡藍色,他要求辦公室裡的沙發套、窗簾等一律用藍色的。但是老闆娘特別喜歡紅色,用其他的顏色她會很不高興。怎麼辦?秘書可為難了,他總不能把老闆和老闆娘叫過來,說:“你們倆商量好了再告訴我結果。”秘書冥思苦想一陣,終於計上心來——做兩套不就解決問題了。
老闆娘平時很少來老闆的辦公室,她不來的時候就用藍色的;知道老闆娘要來,就趕緊換紅色的。
一開始,老闆很奇怪,問為什麼要換。秘書說:“沒什麼特殊的原因,只不過老闆娘喜歡紅色的,看到藍色的會生氣,你何必讓她生氣呢。”
老闆覺得秘書的做法反正無傷大雅,而且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後來,老闆娘終於知道了秘書的所作所為,也知道秘書夾在中間很難做,並沒有怪他。人不能欺騙別人,但是可以造假,造假跟欺騙完全不同。很多事情都是事緩則圓,緩就是要顧及大家的情面,體諒每個人的立場,所以適當地走一些彎路,最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中國人不太願意解決問題。你不解決問題,永遠只有一個問題;你解決了一個問題,後面會產生很多的問題。中國人通常會化解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干戈為玉帛”,“化害為利”。
遭遇問題,馬上動腦筋,要想辦法加以解決。乍聽起來很有道理,也顯得十分積極。然而,深一層思考,便不難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了,常常引發更多的問題,弄得大家越來越忙碌,並不合乎管理所要求的“省力化”。後遺症的嚴重性,想起來相當可怕。
發現問題時,不妨先想想“不解決行嗎”。如果不解決比較好,讓大家的心思集中在這個問題上面,比較容易對付,那就“明明能夠解決,也要裝迷糊,儘量拖延”。中國人常常提醒自己慎防“無以為繼”,極力控制自己不要開先例,其實最大的用意在防止後遺症的產生。
領導為了集中下屬的心思,使大家暫時凝聚在某些焦點上面,往往能解決卻有意擱置。其實他心裡有數,等待時機成熟時,才果斷地快刀斬亂麻,顯得更有智慧、更有魄力。這種方式,可以產生“增強員工信心”的效果。
不解決不行的時候,也不要趕緊想辦法解決。這時候先把問題抓出來,丟給幹部去傷腦筋;同時讓幹部再丟給基層員工去想辦法。問題由上面提出來,大家才會重視。交由下面去動腦筋,他們才不至過分理想化,不會因對問題的答案寄以太高的期望而導致失望。
領導當然有解決的方法,但是一說出來,就會引發大家的不滿。因為討價還價,已經成為成交前的必要動作。大家盼望經由不滿意的表達來爭取更為優厚的方式,使領導放出更大的利益,方便大家的操作。
有答案卻不說出來,只是把問題丟給幹部去研究,一方面表示領導重視幹部,相信幹部有能力;另一方面則考驗下屬如何應對,會不會站在領導立場,也替領導想一想。這種化解的方式,必須做到“合理”的地步,才能持續有效。否則幹部會認為領導運用“借刀殺人”的計策,明明有腹案,故意不說出來,只想借他的口和筆,按照領導的意思表現在白紙黑字上面,讓大家罵他、怪他,甚至把他看成馬屁精,專門逢迎領導的旨意。
領導把問題丟擲來,讓幹部去設法解決。幹部必須廣徵基層員工的意見,以免閉門造車,惹領導不高興,基層員工也不諒解。所以領導不能夠馬上提問題,立即要答案,迫使幹部敷衍了事,事後才後悔不止。領導提出問題,應該問一問幹部,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夠提供答案。幹部自己會盤算,大概要費多少時間,以便充分溝通。給幹部合理的操作時間,正是領導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最佳佐證,最能夠讓幹部信服。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相敬如賓是相處之道(6)
職位越高越容易受領導猜疑
距離領導太近,很容易遭到領導的猜疑。從領導的角度說,有這種心態十分正常。人心隔肚皮,誰敢保證自己親信的人不會心懷不軌。而被領導的人看過很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