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規範亂作為

用制度規範亂作為,就是政府的第一要務,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約束人的行為,這體現在四個方面:

①制度需要頂層設計,制度框架要清晰,制度結論要明確;

②政府執行要按照制度化的安排公開化、透明化;

③要維護公正、公平,在制度執行過程中要有公眾的參與;

④政府的“動脈血栓”慢慢把老百姓和政府隔絕疏遠,人為地製造了體制性矛盾,必須運用制度給予溶解疏通。

這些方面都是在執行中要全面考慮的市場制度建設問題。

2。市場的手——“無形之手”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起決定作用的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資源配置是指各種生產資料,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如何用各種商品的生產和服務的提供,即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怎樣生產等,市場就是商品交換的場所、渠道和流通紐帶,是商品生產者之間全部交換關係的總和。市場規律必然要包括與資源配置直接關聯的價值規律、供求規律、競爭規律和貨幣流通規律等,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嚴格地說就是將市場的規律與政府的關係擺順理好,讓市場規律這隻無形之手與政府這隻有形之手共同推進和發展市場經濟。

(1)市場之手需要處理的幾個制度關係

①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係。這主要體現在當前所發生的城鎮化程序中的制度不配套、不協調所帶來的實際問題,在城鎮化市場開發的現狀下,有的重商業開發輕居民安置,重城區擴建輕土地保護,重地上外觀建築輕地下設施配套,只注意了經濟效益的主體而忽略了社會效益和民生,這需要在制度安排下,做好科學合理規劃,完善建設規劃,尤其是對人口較多、經濟發展較好的城鎮,更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諸如學校、醫院、娛樂、健身等關係社會民生的專案,保證在市場條件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②資金投入與專案落地的關係。在基礎專案建設方面,如農田水利、市場區劃開發等,由於地方普遍存在基礎設施投入不足、資金不及時到位的問題,在市場運作中,出現違規操作、牟取私利,使惠民政策大打折扣,影響了經濟健康增長,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制度供給不足,造成責任不明確問責不到位所致。

③資金扶持與政策鼓勵的科技創新關係。尤其是高技術市場產業的發展,在創新制度不足,創新社會貢獻與個人價值體現不匹配等情況下,扶持科技創新專案,如加大對國產計算機作業系統的資金扶持,最佳化電訊資源和鐵路資源配置,加強對微電子產業等產業鏈扶持,都需要有制度層面的安排。

④經濟增長與企業減負關係。在加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方面,由於制度滯後,仍存在企業融資艱難、融資成本昂貴、財務負擔重等困境,這樣,對推動企業發展、保障就業的重要渠道貫通方面,要企業適應市場變化、加強經營管理方面,也需要創新制度,以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從整體上解決企業費用高、負擔重、盈利低、經營困難等一系列難題,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清理不符合改革方向和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規定已是刻不容緩,當務之急。

當前,阻礙經濟發展的一些制度弊端仍然存在,如政府對市場干預過多:一些地方財政資金投入競爭領域,影響市場公平;一些地方為提高競爭力出臺大量稅費減免退政策,導致資源配置抵消,造成財政收入的流失等。要保證釋放市場活力,必須打破制度束縛和利益干擾,對政府設定的審批備案和具有強制性條款的等級制度,特別是與經濟活動相關的隱形和變相審批事項,要進行全面清理,打破部門藩籬的利益壟斷,建立統一規範公平競爭的市場體制,這對發揮隱形的市場之手作用極為重要。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證宏觀經濟穩定,加強最佳化公共服務,維護市場秩序。在當前資源配置狀況下,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資源配置,由政府主導;在非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資源配置中,由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這樣,就實現了“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的優勢互補,共同促進了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習近平同志指出:“各級政府一定要嚴格依法行政,切實履行職責,該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該放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堅決克服政府職能錯位、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