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缺位現象。”同時指出:“要堅持在實踐中深化學習、在學習中深化實踐,不斷研究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學會正確運用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成為善於駕馭政府和市場關係的行家裡手。”
(2)中國與歐亞市場的案例借鑑
強調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市場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一突破性的命題,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的重大決定。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的定位是,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從基礎性到決定性不只是字詞的轉換,而是充分體現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論探索,為進一步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打下了制度基礎。
我們可以從歐亞經濟發展的案例中得到借鑑。19世紀中葉到現在,發達國家人均收入水平年平均增長3%,一個發展中國家如果善於利用後發優勢,經濟增長速度可達到8%—10%,但這是前所未有的歷史現象。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現在,全世界180多個發展中經濟體,只有中國臺灣和韓國兩家從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然後進入高收入階段。還有13個經濟體從中等收入變成高收入,其中有日本和亞洲四小龍。而180多個經濟體的絕大多數國家長期陷入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陷阱。究其原因就是沒有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