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囂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收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自古治世,未嘗以財不足為公患也,患在治財無其道爾。

提出他對財政改革的主張。但宋仁宗剛剛廢除范仲淹的新政,一聽到要改革就頭疼,於是把王安石的奏章擱在一邊。這時王安石在鄞縣已做了20年知縣,知道朝廷沒有改革的決心,與一些大臣又合不來,就趁母親去世的時機辭職回江寧去了。

王安石像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今江西撫州市),生於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少好讀書,過目終身不忘。善作文章,“曾鞏攜其所撰以示歐陽修,修大加歎服,為之延譽”。二十歲中進士(是慶曆二年進士第四名),就做上淮南判官,後調鄞縣(今浙江寧波市)當縣官。歐陽修推薦他做諫官,他以祖母年高不就。

王安石任縣官初,鄞縣災情嚴重,百姓生活十分困難。他上任以後,就興修水利,改善交通,治理得井井有條。每逢青黃不接的季節,窮人的口糧接不上,他就開啟官倉,把糧食借給農民,到秋收以後,要他們加上官定的利息償還。這樣做,農民不再受大地主豪強的重利盤剝,日子終於好過一些。

後來,歐陽修又向朝廷進言,調王安石到京城當“群牧判官”,又改調“度支判官”(管理財政的官),這時他在鄞縣已做了二十年的地方官,名聲越來越大。他一到京城,就向仁宗上了一份萬言書。

宋神宗二十歲即位,是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他看到國家的不景氣情況,有心改革,可是周圍都是仁宗時期的老臣,就連富弼(同平章事,宰相)這樣支援過新政的人,也變得暮氣沉沉了。宋神宗想,要改革現狀,一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