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而做大幅度修改。斯梅克說:“這種‘吻合’早就存在,我們的企業文化和原則不需要我們為了市場而進行扭曲或者再造。玫琳凱教給女性們的不僅是夢想,更重要的是教她們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
卡斯特羅?門多薩(Castro Mendoza)是證明斯梅克這段話的最好例子。在孩子剛剛兩歲的時候,門多薩就被丈夫拋棄,沒有車,沒有家。在1991年開始玫琳凱事業時,她沒有一點富裕的錢,靠到鎮子裡賣飯(自己做的盒飯)餬口。 。。
快速發展(4)
“我當時失去了生活的勇氣,自尊心極低。”這位首席經銷商說。她表示,從1992年以來,她創造了一個“奇蹟”——那年,她當上了獨立經銷商,有一個由76個成員組成的隊伍,400多個基本客戶。
“從那時起,一切都變得像是在做夢。”門多薩回憶說。首先讓她產生興趣的是一個作為獎品的計算器,但促使她堅持下來的是她的獨立經銷商每星期打來的電話。“她常問我:‘你好嗎?’我會用‘很好’回答她,雖然這麼說的時候我心裡感覺很尷尬。但過了一陣子,我開始相信了。”
斯梅克說,作為一個分支市場,墨西哥業務的巨大增長是從1997年開始的,獨立美容顧問的人數從萬人上升到了10萬人。如今在墨西哥,有將近1400名經銷商,2001年的零售額相當於批發銷售額1億美元,也就是說零售額達到了2億美元。
玫琳凱在亞洲
藉著其他分店經營紅火的契機,玫琳凱開始挺進亞洲。在玫琳凱世界裡,另一顆明星是亞太地區——從韓國到澳大利亞,各國正在努力“將世界刷成粉紅色”。玫琳凱公司亞太地區總裁如是說。
1988年,玫琳凱的美容小店進入日本市場,從1990年開始,很快便形成產品經營網路。目前,美容小店在日本的連鎖店已超過50家。未來的發展難以預測,因為從根本上說,玫琳凱的形象和個性更適合美國民眾,與日本社會的嚴謹和拘泥顯得格格不入。但年輕人崇尚西方文化的思潮又勢不可擋,植物護膚品的發展也是大勢所趨。
“從政治體制、宗教派別和文化角度說,這是最複雜多樣的地區之一,”玫琳凱公司亞太地區總裁說,“但是玫琳凱的‘方法’已經興旺起來。”
附錄:玫琳凱公司的全球擴充套件
●美洲地區總部設於世界總部得州達拉斯
美國(1963)
加拿大(1978)
墨西哥(1980)
阿根廷(1981)
烏拉圭(1984)
智利(1989)
瓜地馬拉(1991)
薩爾瓦多(1998)
巴西(1998)
●歐洲地區總部設於世界總部得州達拉斯
德國(1986)
冰島(1991)
西班牙(1992)
瑞典(1992)
挪威(1993)
英國(1993)
前蘇聯(1993)
葡萄牙(1995)
匈牙利(1995)
芬蘭(1996)
烏克蘭(1997)
捷克(1997)
荷蘭(1998)
斯洛伐克(2000)
哈薩克(2000)
瑞士只有工廠
●亞洲地區總部設於澳洲悉尼
澳洲(1971)
馬來西亞(1988)
新加坡(1988)
泰國(1988)
馬來西亞(1988)
汶萊(1990)
中國臺灣(1991)
紐西蘭(1991)
日本(1994)
中國(1995)
中國香港(1999)
菲律賓(2000)
韓國(2001)
擴大版圖,逐鹿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增長潛力的直銷市場,跨國直銷巨頭都知道,欲決勝全球,先逐鹿中國。在直銷巨頭紛紛進入中國之際,名列美國《財富》雜誌全球五百強前列的最大護膚品直銷企業——玫琳凱化妝品公司,也加入了進軍中國的行列。
1995年,在杭州經濟技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