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1989年11月20日鄧小平會見編寫第二野戰軍戰史的老同志時的談話

1949年3月5日,河北省平山縣(原建屏縣)西柏坡,中央機關職工食堂裡。正面幾張長桌,桌上鋪著白桌布。桌後的靠背椅,擺得整整齊齊。正面牆上並排掛著毛澤東和朱德畫像,兩側分別有鮮紅黨旗。會場不算寬敞,卻佈置得整潔、樸素、莊嚴。這就是中共在奪取全國勝利、建立新中國前召開的最後一次中央全會會場。鄧小平參加了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

現在,我們能看到鄧小平正在會上發言的兩張照片:鄧小平身穿棉衣,頭戴棉帽,上衣兜裡插著支鋼筆,站在發言位置,他眼睛不斷地掃視著會場。身後的黨旗和窗戶的半面依稀可見。不同的是一張微側低著頭,另一張是抬高了頭。

鄧小平在這次重大的會議上作了幾次發言,講的內容是什麼,尚待有關專家去發掘資料,深入研究。但有幾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對毛澤東在會上報告表示完全同意;二是對目前形勢分析;三是關於全會上提出的城鄉問題、戰鬥隊、工作隊等問題;四是關於華東軍管固定範圍和人事安排。

鄧小平在會上第一個發言(討論人事安排時),並談了部隊渡江、新區籌糧、城市籌款、貨幣使用辦法,還著重談了接管上海的工作。對這些,毛澤東表示贊同:“人事配備,現在就這樣定,將來有變動再說。”會後,毛澤東又召集鄧小平和陳毅等,具體商談渡江作戰問題。

幾天裡,鄧小平經常思考黨中央、毛澤東提出的幾個重大問題,關於城鄉問題,他覺得第一次大革命失敗以後,不要農村,而又沒把城市搞好。現在即將進入城市,執掌全國政權,這就需要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切實做到城市領導鄉村,搞好工農聯盟。總之,城市領導鄉村,有了城市,工作重點應轉到城市。這是關係到革命勝敗的戰略問題。

會議期間,攝影師又留下了一張合影:陳毅左手持煙,右手抄在上衣兜中,滿面笑容地面向鄧小平。鄧小平則站在陳毅旁邊,兩人似乎在商量著問題。他們的身後站著張鼎丞、張際春。從畫面上看,這似乎是在會議休息期間。鄧小平和陳毅、譚震林是2月28日一起前來西柏坡,另兩位總前委委員劉伯承、粟裕在前方主持戰事未能到會。會上,大政方針已定,渡江戰役也大致商定,大部分部隊進入休整時期。所以鄧小平、陳毅心情輕鬆,會後返回前線途中,順便去爬了泰山,還到曲阜看了孔廟。

1947年12月,毛澤東提出著名的十大軍事原則,其中的第五條是:“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他主張,有準備、有把握的勝仗,戰前必須進行必要的偵察,然後作出正確的判斷,下定戰役(鬥)的決心,制定正確的作戰部署。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在1949年組織領導渡江戰役前夕,擬定了《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這是保障渡江戰役獲得全勝的突出範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渡江戰役前夕,中央軍委決定:渡江作戰,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照舊行使領導軍事及作戰的職權”。一個月後,毛澤東在召集鄧小平、陳毅等商討渡江作戰問題時又向鄧說:交給你指揮了。

這是毛主席親自交代給我的(2)

被委以重任的鄧小平和劉伯承、陳毅等深知:雖然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略決戰,在長江以北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主力,但是,國民黨反動政權並未甘心失敗,而是在蔣介石“下野”、國共“和談”煙幕掩護下,採取“直接配備”,以湯恩伯、白崇禧兩個重點防禦集團守備的京滬杭地區和武漢地區為要點,在1800多公里的長江沿線佈防。企圖憑藉長江天險阻止人民解放軍南進。以江為界,製造“南北朝”。而長江自古以來被視為天塹,江寬水深。四五月間水位開始上漲,特別是5月汛期,江水猛漲,風大浪高。

關於渡江作戰計劃,軍委、毛澤東和總前委在1948年12月淮海戰役戰猶酣時就運籌了。1個月後,劉伯承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代表總前委提出:這次渡江是一字長蛇陣齊頭並進,穩健地集中使用兵力。1949年1月29日,鄧小平在商丘主持召開的中原局擴大會議,也討論了渡江作戰準備的一些問題。2月8日,鄧小平又在商丘主持由中原局負責同志參加的總前委會議,具體討論了渡江作戰的時間、部署、戰勤準備等問題,最後形成《關於渡江作戰方案和準備工作意見》上報中央軍委。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期間,毛澤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