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兵團,取南北對進之勢增援,以解黃維兵團之圍。由於黃維強行突圍未成,南北兩路對進增援解圍未果,蔣介石下定決心,令杜聿明指揮徐州地區的3個兵團約30萬人,於30日放棄徐州,沿徐州至永城公路向西南撤退,拊我外翼,與李延年兵團協力救出黃維,再蝟集南逃,退守長江。

永城東南、宿縣西北約40公里處的小李家村,是當時總前委駐地。從11月30日深夜至12月1日凌晨,鄧小平等正在作戰室值班,傳來了杜聿明率部向西南方向突圍的訊息。鄧小平知道,蔣介石這一決策,實際上是加速了徐州集團覆滅的程序。因為從攻佔宿縣決策之日起,軍委和毛澤東及劉、陳、鄧就把徐州之敵視為囊中之物,準備在消滅黃伯韜兵團後發動江淮戰役消滅該敵。如果該敵依託徐州工事固守,會使我軍全殲該敵時日拖長,而現在杜聿明集團放棄徐州南移,時間倉促又處於無依託野戰境地,這就為我軍抓住該敵迅速殲滅提供了戰機。

淮海戰役成立了總前委,我當書記(3)

對徐州之敵棄守南撤動向,鄧小平等從粟裕等人來電和軍委指示電中已有了解,他們也估計到黃維部死守,待徐敵南援,而徐敵有傾巢南犯增援黃維可能。當黃維兵團接近潰滅時,軍委還估計到徐敵有向連雲港或淮陰、淮安方向突圍的可能。但是杜聿明聲東擊西,一面透過外國通訊社透露向連雲港撤退企圖,一面傾全力沿西南方向開去為黃維兵團解圍。鄧小平等深知,如果讓杜聿明集團進佔永城,順渦陽、蒙城、阜陽一線繼續南下,不僅該敵逃脫我精心運籌設下的戰略包圍圈,而且該敵將從我軍側後兜擊,會同南面李延年等部南北夾擊,黃維再遙相呼應,這樣,敵6個兵團裡外合應,陷中野於腹背受敵的險境。幾十年後,身經無數次惡戰的粟裕還不無擔憂地對家人說:我一生指揮的戰役中最緊張的就是這個時刻。

這時,軍委發來急電,首先截住杜聿明集團,不讓其西進或南下與黃維兵團會合,堅決阻擊蚌埠方向之敵,加速殲滅黃維兵團。即劉伯承後來比喻的“吃一個,看一個,挾一個”。根據敵情變化和軍委指示,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迅速調整部署,及時作出堵截、阻擊、圍殲的具體計劃。自然,當務之急是堵截杜聿明集團,封緊其南逃之門,形成關門打狗之勢。而當時,永城只有豫皖蘇第三軍分割槽部隊守備。身為總前委書記的鄧小平當機立斷,打破平時由參謀人員與下級聯絡程式,超越層層指揮機構,直接要通三分割槽電話,親自向分割槽司令員直接交代任務。使其瞭解責任的重大,任務的艱鉅。

據耳聞目睹這一非常情景的工作人員回憶,當時,鄧小平在電話中首先詢問了永城守備部隊情況,隨後簡潔地告訴對方:杜聿明集團正逃往永城的情況及其意圖,我們已命令幾個縱隊,日夜兼程趕往永城堵截敵人。他嚴令對方:在大部隊到達以前,如果敵人先頭部隊趕到,你們無論如何不能讓敵人透過永城!接著,又加重語氣:打到剩一兵一卒也不準敵人透過,剩下你一個人也要頂住!再重複一次,我增援部隊正日夜兼程往你們那裡趕去!對方堅定地表示戰至剩最後一兵一卒也不讓敵人透過。

這支部隊沒有辜負鄧小平信任和重託,終於頂住了敵先頭部隊一天多的猛烈進攻,直到我增援的大部隊到達,迎頭攔住了杜聿明集團西逃去路,闔緊了大門,陷其於插翅難飛的絕境。1949年1月6日,總前委指揮華野向被圍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經四晝夜激戰,至10日全殲該敵,生俘杜聿明本人,實現了軍委和毛澤東及總前委“關門打狗”的設想。

對敵實施“甕中捉鱉”和“關門打狗”的戰略,應當有足夠兵力,因此,孫子講要“圍師必闕”,三十六計中,“關門捉賊”講只對“小敵囚之”。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在敵眾我寡形勢下“關門打狗”,與敵決戰,表現了鄧小平等非凡的膽略和高超的指揮藝術。

1949年1月1日,身在淮海前線的鄧小平給毛澤東寫了一份綜合報告,其中講到第二野戰軍浴血奮戰殲滅黃維兵團的慘烈戰況:

“殲滅黃維兵團時,各部均下了最大的決心,不顧任何代價,殲滅黃維兵團的意志一直貫穿到下面。故在整個作戰過程中,各縱隊雖經過三次到四次的火線編隊,沒有叫苦的。但是在總攻的時候,中野各縱傷亡達2萬餘人,氣已不足,結果使用了華野兩個縱隊才解決了戰鬥。各縱一致感覺中野不充實,以不能獨殲黃維,增加華野過大負擔為憾。”

人們至今還記得,在40多年前發生在中原大地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淮海戰役,鄧小平在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