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話:“我的那一部分產業全都折算成現銀或者銀票。”
“……”
“……”
“……”
無論是靖郡王府的其他人,還是今天特意來為分家作證的禮親王、順親王等人全都驚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廳堂內靜了一靜。
巘戅追喲#戅。眾人的臉上似乎都寫著一句話,顧錦是不是腦子被撞壞啊?!
這分家出去,他不要產業,卻執意要現銀,腦子肯定有病吧。
楊太妃與顧銘也在短暫的驚訝後,回過神來,母子倆再次交換了一個眼神,皆是欣喜不已,眼睛灼灼生輝。
禮親王頭疼地皺起了眉頭,心裡有種怒其不爭的無奈,對著顧錦好聲勸道:“阿錦,你別衝動。”
“你現在拿了現銀,還不是要再去買產業,京中好的產業固然不少,但可遇而不可求。”
說得難聽點,如果是好的產業,主人也不捨得賣,除非是家裡有急用,或者有敗家子,不得不變賣家產。
禮親王覺得顧錦就是在賭氣,想與郡王府徹底撇清關係,所以連郡王府的產業也不想要,只想分走銀子。哎,顧錦辭爵已經吃了大虧,等於把偌大的一份家業拱手讓人,在分家時,不能再吃虧了。
顧錦也知道禮親王是一片好意,因此面向禮親王時,笑容滿面地說道:“皇叔,我已經想清楚了,不是衝動。”
他的神情與語氣都十分堅定。
頓了一下後,他對著禮親王揖了揖手,恭敬地詢問道:“這些產業折算成現銀的話,我能夠分到多少?”
順親王等人面面相看,眼前的發展也完全超乎他們的意料。
前幾天,禮親王去找他們時,只說了分家時請他們適當地幫著顧錦說說話,給他多爭一點利益,比如京城一帶的那些田地、鬧市的幾家鋪子什麼的。可現在,等於是顧錦又一次拱手放棄了本該屬於他的東西。
禮親王再勸道:“阿錦,就算你不要別的產業,宅子總該要的吧。”顧錦總不至於從此帶著妻兒住在穆國公府吧。
誰想——
#21434#21437#32#36861#21727#25991#23398#32#122#104#117#105#121#111#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顧錦理所當然地說道:“不妨事,阿菀有一間陪嫁的宅子,三進的宅子夠我們住的了。我現在分出去過活,要置辦的東西、下人什麼的不少,手上有些銀子更方便。”
“皇叔,你放心,我已經有打算了。”
顧錦說得信心十足,意氣奮發,然而,在場的這些人卻沒法像他這麼有信心,宗室的這些長輩們全都是看著他長大的,對他的為人處世都是有些瞭解的。
攫欝攫。這顧錦從小就是個不知人間疾苦的紈絝,是個漏財手,說得好聽點是急公好義,仗義疏財,說得難點聽,那就是敗家,手上藏不住錢。
今日看來,顧錦未免也太短視了,也難怪他連爵位也保不住,拱手讓人。
順親王等人心裡對顧錦的選擇皆是不以為然,暗暗搖頭嘆氣。
禮親王試圖再勸:“阿錦……”
顧錦笑眯眯地搶在了禮親王的前面,振振有詞地又道:“皇叔,你看宸王。”
“當年,宸王還是九皇子,他從宮裡分出來的時候,先帝也只是給了一座宅子和一些安家銀子。”
誰也沒想到顧錦居然拿顧玦當起了範例,順親王、睿親王等人皆是一言難盡。
顧錦跟顧玦怎麼能比。
顧玦十五歲自請去北地,先帝本來是不同意的,畢竟顧玦當時也才十五歲而已。
先帝為了嚇退顧玦,就把他趕出宮去,隨便分了五萬兩銀子讓他自己開府,意思是,如果他非要去北地,那就算是成年了,該自己管自己了。
可是,顧玦心意已決,就這麼拿著那把先帝賜的九龍劍,一人一劍一騎地去了北地。
無論當年有多少人不看好顧玦,如今顧玦都用他的功績證明了他的能力。
問題是,大齊的宗室這百年來有幾個“顧玦”?!
顧銘不屑地勾了下嘴角,嗤笑地看了他的二哥一眼,覺得二哥還是跟從前一樣不著調,不自量力!
禮親王一時語結,眼角抽了抽。
他有些無力,與眾人一起看向了仿若置身事外的顧玦,忍不住道:“阿玦,你也勸勸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