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吧!”
顧玦眉眼清冷,如皎皎冷月,泠泠清風,渾身上下總有種凜然不可親近的矜貴氣度,讓人在他面前都會不自覺地正襟危坐,連說話都會放低聲音。
顧玦看也沒看顧錦,慢條斯理地用茶蓋輕拂著茶盅裡的浮葉,用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淡聲道:“靖郡王府分家,若是太妃沒異議,我們也不用多說什麼。”
對於顧玦的這種態度,眾人全然不意外,或者說,如果顧玦置喙什麼,他們反而要驚訝了。
楊太妃當然願意,忙不迭點頭道:“若是阿錦堅持,我自然是沒有異議的。”
王府的這些產業都是幾代人積累起來,那可都是會下金蛋的母雞,必須牢牢地握在他們母子的手心,相比之下,銀子什麼的根本就不重要。
楊太妃生怕顧錦又反悔,含笑對禮親王道:“禮親王,為表公正,那就請您來看看這產業該如何折算成現銀吧。”
她一副坦蕩蕩、問心無愧的樣子。
順親王、睿親王等人都覺得顧錦無可救藥,全都懶得說話。他們來是因為同為宗室,既然顧錦非要犯蠢,他們也沒轍。
管事嬤嬤立刻在楊太妃的示意下,把手裡的那份單子呈給了禮親王。
禮親王叫著順親王等人一起,圍在一起,核算起郡王府的產業來。
他們需要把這些田地、鋪子什麼的都折換成現在的市價,在把金額合計在一起,這其中多少會有些偏差,所以每一樣產業都要羅列出來,之後有人質疑,就可以稍作修改。
足足花了半個時辰,他們才核算完了產業,如果單純只分現銀以及銀票的話,顧錦這一房可以分到五十萬兩。
郡王府的家產是以產業為主,現銀一般都用來置辦產業,賬面上的現銀加上銀票一共才三十萬,又加上了金玉才勉強湊夠了五十萬。
禮親王又讓人把結算後寫得密密麻麻的清單交由楊太妃過目。
楊太妃看到單子上寫得“五十萬兩”,覺得這幾個字實在刺眼得很,不由皺起了眉頭。
#21434#21437#32#20113#36713#38401#32#121#117#110#120#117#97#110#103#101#46#111#114#103#32#21434#21437#12290她看得出來,禮親王與順親王他們分明是在偏幫顧錦,多算了一些現銀給他,比如這京城的田地照理說十五兩左右一畝也差不多了,可是單子上卻是按照十八兩一畝算的;原本價值兩百兩的宅子則折算成了兩百五十兩……
原本顧錦頂多分到四十萬兩,現在卻平白多了十萬兩,這一下,幾乎把王府的現銀和銀票給搬空了。
楊太妃心裡很不痛快,憋著一口氣,但又猶豫著沒有開口。
如果她說禮親王、順親王他們分得不公,那麼場面自然會鬧得不好看,萬一今天分不成家的話,沒準禮親王會把分家的事鬧到御前……
她還在遲疑,顧銘已經按捺不住地湊過來看,他也皺起了眉頭,脫口道:“五十萬兩?!這未免也太荒唐了!”
在顧銘心裡,這郡王府的爵位與產業都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了,把這麼筆鉅款分給顧錦等於是他的心口剜去了一塊血肉。
禮親王、順親王、睿親王等人聞言,不悅地皺起了眉頭,對顧銘心生不喜。
巘戅雲軒閣戅。顧銘是晚輩,照理說,分家時,沒有他開口的份,他這麼說等於是在斥他們分家不公了。
雖然他們是偏幫了顧錦,但是任誰都知道這次分家,真正得利的是顧銘這一房,顧錦已經拱手讓了爵位與家產,但顧銘還不滿足,未免也貪心太過了!
幾個宗室親王彼此交換著眼神,禮親王不死心地再次跟顧錦確認道:“阿錦,你真的考慮清楚了嗎?”
禮親王這麼一說,楊太妃心中最後一絲猶豫也消散了,瞪了顧銘一眼,讓他閉上嘴巴少說幾句。
多給顧錦十萬兩也沒什麼,反正也就是郡王府一年的收入而已。攫欝攫
於是,包括楊太妃在內的所有人的視線再次落在了顧錦的身上,目光灼灼,眼神各異。
“我接受。”顧錦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目光澄澈。
禮親王無奈,又長嘆了一口氣:“那就立下契據吧。”
楊太妃怕事情生出變數,急忙讓人去備了文房四寶,接著由禮親王來親自擬了分家的條條款款,由一個管事嬤嬤唸了一遍。
然後,雙方都乾脆地簽字畫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