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只是表情尷尬,而那些宗親就覺得皇帝這話說得有點不成體統。
殷太后是先帝的繼室,是嫡妻,意味著她是今上的母親,名正言順,連她這個太后的封號也是先帝留下的遺旨欽封的。
殷太后的尊貴毋庸置疑,繼母也是母,皇帝對繼母不敬,那就是不孝。
一些上了年紀的宗室王爺們彼此對視著,多是皺眉。
他們對殷太后也是有好感的。
先帝在位時,殷皇后就是有名的賢后,素有賢名。
後來今上登基,殷太后也沒有攬權,安安分分地守在壽寧宮,連她養育的嫡九子也是個有出息的,可謂有功於皇室。
這些年來,這些宗室王爺們也都心知肚明皇帝是藉著殷太后在拿捏宸王顧玦,但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一山難容二虎,今上忌憚顧玦這個皇弟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自古以來,這種事也不再少數。
好歹今上對殷太后也還算恭敬,好好地奉養著太后。
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明面上過得去,為了大齊的和平,這些宗親們也都沒多說什麼。
但是,現在皇帝一氣之下,竟然口無遮攔地說什麼太后“大膽”、“沒分寸”、“胡鬧”,這就不和禮數了。
“皇上,”禮親王從皇帝身後上前了兩步,走到了皇帝身旁,然後側身面向皇帝,拱了拱手,勸諫道,“請慎言。”
其他宗親們都在竊竊私語,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
“……”皇帝這才意識到自己方才失言了,額角的青筋一跳一跳,臉色難看極了。
禮親王爺接著道:“皇上,靜樂與駙馬的事,我也曾有所耳聞,皇上怕是還不知道吧,現在外面的人都在說,駙馬們最愛玩的就是‘醉打金枝’了。”
“……”皇帝面色又沉了三分,鼻息也變得粗重起來,顯然氣得不輕。
禮親王毫無懼色地與皇帝四目對視,沒有退縮,沒有遲疑,道:“皇后早知此事,卻沒有給公主們做主撐腰,太后為靜樂長公主撐腰,有問題嗎?!”
“還是說,皇上想看著長公主被駙馬欺負死,那可是先帝的女兒,皇上的親妹妹!”
禮親王這番話說得可謂義正言辭,慷慨激昂,引得周圍不少其他宗親皆是頷首,心有慼慼焉。
在大部分人聽來,其實禮親王斥的不是皇帝,而是皇后,是皇后眼皮子淺,非要把靜樂嫁給她的表弟,盧家得了便宜還賣乖,都欺負到皇家頭上了!
不僅是皇帝的臉色難看,旁邊的利公公也是面沉如水,心裡那是拔涼拔涼的,已經隱約有了一種預感,皇后這回怕是要倒大黴了。
關於靜樂的事,皇后有錯,皇帝也有錯,皇帝錯在他不管公主們,但是,皇帝是不可能認錯的,那麼錯的就只能是皇后。
利公公的背後,冷汗涔涔而下,浸溼了中衣,耳邊禮親王還在不緊不慢地說道:“皇上,就算是民間,家裡的妹妹在夫家被欺負狠了,孃家的兄長都要一起打上門去爭個說法的。”
皇帝:“……”
皇帝已經被禮親王給罵得有點懵了,一句話也答不上。
他從來沒有管過皇妹們的事,反正後宮有皇后在,皇后母儀天下,長嫂如母,長公主們的事自然歸皇后管。
而皇后她就管成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