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67局定

這一次,禮親王是隨顧玦一起騎馬出的王府,隨行的還有數十個王府侍衛,手裡全都握著燃燒的火把。

馬匹賓士時,火把隨著晚風搖曳,火星亂飛。

西城門那裡,氣氛劍拔弩張。

那些城門守衛與唐御初率領的一隊玄甲軍彼此對峙著,這場對峙已經至少維持了一個半時辰。

因為沒接到顧玦的命令,唐御初到現在都沒動手,不過,唐御初素來是個會享受的,他知道今晚有的折騰,早就備好了花生米、瓜子之類的零嘴,吃得不亦樂乎。

“得得得……”

眼看著又一隊人馬往西城門方向駛來,一眾城門守衛就像是拉滿的弓弦一樣快崩斷了。

他們當然希望來人是皇帝或者康鴻達派來的救兵,可是一聽馬蹄聲,就能大致判斷來人的數量不超過五十,肯定不是救兵。

這些城門守衛的心臟全都提到了嗓子眼。

此刻,西城門外陸續抵達了三萬玄甲軍,全都候在城外,只等顧玦一聲令下,玄甲軍就會攻城,他們也就區區幾十人是怎麼也守不住城門的。

隆隆的馬蹄聲彷彿黑白無常的鎖魂鏈般逼近。

唐御初遠遠地看到顧玦來了,心裡有些意外,他也顧不上吃東西了,起身撣了撣衣袍。

待顧玦一行人策馬停在幾丈外時,唐御初先抱拳給顧玦行了禮:“王爺。”

他有些意外地看了看另一匹馬上的禮親王,也拱了拱手:“禮親王。”

後方的一眾城門守衛聞言,皆是一驚。

誰也沒想到禮親王竟然與宸王顧玦一起來了,眼前這個老者也確實是禮親王!

在眾人驚疑不定的目光中,禮親王從懷中拿出了一塊刻著五爪金龍紋的金色令牌,朗聲道:“此乃太祖皇帝留下五龍金令,現皇上病危,國家危急,見令如聖旨,速速開城門!”

這道五龍金令乃是太祖皇帝留下給顧氏每一代宗令的令牌,在國之危難的時候,可以充當聖旨。

歷代宗令當然是鮮少拿出這五龍金令,畢竟使用此令的前提是國之危難,如果現任皇帝不承認國有難,那麼接下來被遷怒、被治罪的人就是宗令了。

在大齊百餘年的歷史上,唯有兩任宗令曾經拿出這塊五龍金令來主持大局。

以守正為首的一眾城門守衛聽到禮親王這句話,簡直如釋重負。

這下,他們開城門也是名正言順了。

那守正連忙對著禮親王作揖:“下官遵命!”

他的腳下早就一片虛浮,這一天,他都處在一種高度緊張的情緒中,直到現在,這股支撐身體的力量陡然間洩掉了。

一眾城門守衛趕緊收了武器,去開城門。

“隆隆……”

沉重的城門開啟時發出的隆隆聲在這寂靜的夜晚尤其響亮,附近的人家差不多都聽到了這聲響,百姓們依舊是提心吊膽,沒人敢入睡,也沒人敢往城門這邊張望。

西城門就這麼轟然開啟了。

以蘇慕白為首的一眾玄甲軍就在城門的另一邊,不少將士的手裡都舉著一支支火把,那些火把遙遙地往後方蔓延。

蘇慕白也看到了城門另一側的顧玦與禮親王,心裡同樣有些驚訝。

按照他們的計劃,顧玦並不需要親自來這裡迎接自己,可是顧玦出現了,身邊還多了一個禮親王。

這就意味著他們的計劃發生了一種他們沒有預料到的變化。

暫且來看,這變化也許是好的?

就在這種微妙的心緒中,蘇慕白率領幾個武將策馬先進了城,然後一起對著顧玦抱拳見禮:

“參見王爺!”

與此同時,城門外那數萬玄甲軍齊齊地單膝下跪,整齊的喊聲似有響徹雲霄之勢。

當這數以萬計的人同時矮了一截,場面十分壯觀。

顧玦先令眾人起身,接著,就與蘇慕白、唐御初等說明了皇帝與太子的事。

連蘇慕白都有些傻眼了。

為了今日這一戰,他與王爺準備了很久很久,計劃一直在隨著形勢的變化做調整,他們也設想過各種局面,但最終的目標從始而終沒變過。

顧玦的目標只是為了帶著太后與王妃一起回北地,然後聯合西北,割據一方。

皇帝是否心甘情願禪位太子,都不在他們的考量範圍內,反正只要太子登基,接下來顧琅這個太上皇活一日還是活一年都不重要了。

他們委實沒料到皇帝竟然自己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