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門用來敲開官場門檻的考試學。他自己雖然幸運地中進士,官至山東道監察御史,但對兒子的教育,以培育其獨立思考能力為重點,並不要求黃宗羲必須將主要精力用在八股文上,黃宗羲少年時常在“完課之餘,潛購諸小說觀之”。他母親知道後很生氣,告訴父親,他父親卻不生氣,反而說這類雜書對兒子“亦足開其智慧”。黃宗羲一生中博覽群書,興趣廣泛,和小時候的家教是分不開的,當然這就必然會佔用他看各類“科考指南”、做各種模擬試卷的時間。

十七歲的時候,黃家遭受大難,黃尊素被魏忠賢害死在獄中,作為長子的黃宗羲四處奔波,又要照顧母親和三個年幼的弟弟,沒有時間讀書。崇禎帝登基後,將魏忠賢、客氏等一干人除掉,為黃尊素等冤死者平反,崇禎三年(庚午,公曆1630年)他在南京碰到了一生中的知己沈壽民、沈壽國兄弟,沈壽民“為之開道理路,諄諄講習,遂入場屋”。然而倉促進考場的黃宗羲落第了,輔導他的沈壽民這次科舉也是同樣的命運。

崇禎三年的南京鄉試,是明末最有名的一次鄉試,許多江南名士都在這次考試中中舉,復社諸士透過這次考試集體進入人們的視野。此次鄉試,楊廷樞中第一名解元,同時中舉的復社人士有張溥、吳偉業、吳昌時、陳子龍,這些人又先後中進士,進入仕途。特別是第二年張溥、吳偉業師徒同時中進士,一起進入翰林院,吳會試是第一名會元,殿試為第三名探花,更是科場佳話。

這年鄉試揭曉後,張溥為首的復社眾名士在秦淮河的花船上舉行金陵大會——那時候才子們喜歡在聲色場所會友論文,極大地促進了青樓文化,使柳如是、陳圓圓、董小宛、李香君這類名妓有機會脫穎而出。黃宗羲也參加了這次大會,他後來回憶,與會的除了他和沈壽民、壽國三人外,其他人都是剛剛考中的舉人,可以想象江南名士相聚,科場得意再加美人在旁,張溥等人該是何等的興高采烈,對黃宗羲而言,則是眾士皆得意,斯人獨憔悴。這次落第後,他在京口(今鎮江)碰到了被溫體仁排擠回鄉的內閣大學士文震孟,文看了他落第的試卷,十分惋惜,安慰他“後日當以古文鳴世,一時得失,不足計也”。這句話對黃宗羲影響至深。

隨後,黃宗羲又參加三次鄉試,都落第。因為當時的秀才除了可以在本省參加鄉試外,還可以去北京、南京參加順天鄉試和應天鄉試,一些人在本省考不中,總願意換個考場碰運氣,黃宗羲的幾次鄉試分別在杭州、南京、北京參加。像黃宗羲這樣的名士,有些考官願意把他攬為弟子,可命運總和他黃氏兄弟開玩笑。他參加南闈考試時,北闈的考官到處蒐羅他和弟弟的卷子;等他來年換成北闈應考時,又有考官在杭州搜他們的卷子想將其錄取,總是失之交臂。1642年壬午鄉試是他最後一次參加考試,是年三十三歲,兩年後明朝滅亡,清軍入關。他先參加魯王的抗清部隊,後隱居林下泉邊,一心做學問,矢志不做清朝的官。

我們設想一下,假如崇禎三年他和張溥等人同時中舉,日後再順利考中進士,那麼按照一般的規律來說,他就會入仕做官,不但案牘勞形沒時間做學問,仕途十來年他的官位不會太低,在官場上的名氣會越來越大,這些在朝代鼎革之際加大了他的風險。儘管他也組織“世忠營”參與抗清,但是一介布衣,畢竟沒有故明官員那樣惹人注目,所以才有可能逃生。

黃宗羲的幸運落第(2)

我們再來看看當年秦淮河中聚會中那些得意者的最終命運。為首的張溥進翰林院後,得罪溫體仁,乾脆回家講學,在明朝滅亡前生病鬱郁不得志而逝;他的高徒吳偉業降清;吳昌時在崇禎十六年,明亡前一年做到吏部文選司署理郎中(吏部選拔文官的代理司長,文選司是六部中權力最大的司),捲入政治漩渦,被崇禎帝殺死;陳子龍參加抗清,兵敗在太湖投水自殺;第一名楊廷樞在清朝下剃髮令後,不願意留清朝那樣的大辮子而被殺死。

這些人在科場上比黃宗羲得意,因此能順利進入仕途,官做到一定的時候,清兵南下後,他們是重點關注物件,不投降就死於節義,幾乎沒有別的結局。黃因為不是官員,風險更小,再加上這老先生自我保護能力更強,得以躲過清軍南下初期的暴風驟雨。等康熙朝時,江南基本上平定了,朝廷對漢族知識分子以懷柔為主。黃宗羲經歷了家國鉅變,目睹了天翻地覆,本人好學深思,活得又足夠地長,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才使他有成為大學問家的可能。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好制度為什麼走樣(1)

閹宦之如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