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了,甚至會被人認為是在做“Impossible Things”(不可能的事)——我就曾經這樣被調侃過。 這樣的追求,是一個艱苦卓絕的長途跋涉。在此過程中,我們會經受很多挫折和失敗,以及失敗所帶來的痛苦。儘管如此,仍然要保持頑強的鬥志,不折不撓,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一直不停地去爭取。

普通人的實現法則

“那真是太自不量力了,明知要失敗,為什麼還要如此去追求?”有人說。 ——但我並沒有說好高騖遠的追求不可能會成功。我只是說,那是一種很難實現的目標,或成功機會很小的努力。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夠實現目標?” ——在偶然的情況下,或是當碰到某些偶發事件。 “什麼是偶然情況或偶發事件?” ——所謂的偶發事件,是指某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很低(可能性極小),而且它的發生是隨機的(即說不定哪一次會出現)。 比如說,在追求過程中,這一偶發事件若不發生,努力就會失敗,但它若發生了,就能成功。可這一事件出現的機率很低,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而且它的發生是隨機的,我們不知道它何時會出現。那麼,怎麼去實現呢?也就只能是一次次地去努力,一次一次地去經受失敗。你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嘗試中,最後撞到那個百次一遇的偶發事件,你竟然成功了。你感到絕處逢生,而別人覺得是奇蹟,是你的運氣好。 這樣的實現,是不是運氣?當然是運氣,但也是以上百次努力去爭取那百分之一機會的必然結果。這樣的成功是偶然的,但也是偶然性中的必然性。

只要能夠堅持

以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為例。1935年,紅軍走過了千山萬水,長征到達陝北,部隊的人數從出發時的三十萬下降到了不足三萬。而且陝北是中國最貧窮落後的地方,遠離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共產黨已經被邊緣化了。可不久就發生了“西安事件”,又爆發了抗日戰爭,接著就開始了國共的第二次合作。共產黨得到一次生存發展的機遇,最後打敗國民黨,奪取了全國的政權。回顧歷史,人們覺得那是僥倖,是奇蹟,也許是天數,毛澤東是“受命於天”的“真命天子”。 可是,想一想吧,在這之前,共產黨經歷了多少次失敗,多少人流血犧牲,卻仍然不屈不撓,沒有放棄,最後才遇上這歷史轉折之機。共產黨若在此以前已經放棄了,那就沒有這個機遇。這大概不會改變世界的大局,日本還是會被打敗,二次世界大戰還是會以戰勝法西斯結束,但就沒有中國的改朝換代,就沒有共產黨的歷史地位了。

可還有人會問:假如沒有西安事變,假如沒有國共的抗日合作,共產黨又會是什麼命運呢?

——我說,歷史沒有假如。但是,只要有共產黨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只要有毛澤東的雄才大略,即使沒有這個歷史機遇,共產黨在不折不撓的嘗試中,還會撞到另外一種機遇,似乎又是歷史的偶然,奇蹟還是會發生,最後共產黨還是會取得勝利。 人生也是一樣。我的大學夢一次次地破碎,卻沒有放棄,最後終於等到大學高考制度的恢復,我進了大學。下面還會提到,我讀博士時,一次次地經受挫折,最終因為崔教授沒有拿到終身教授而離去,我才完成了學業。後來,我開發中美MBA專案,以及其他一些人生經歷,也都是在不利情況下,全力以赴,努力到最後關頭,就碰到一些偶然的遭遇,結果實現了目標。 當然,這些轉機都來自外部環境的變動。

所以,有人反駁我,說我能上大學,能讀完博士,都是得益於一些偶發事件,它們的發生帶有偶然性,所以不具有普遍意義。 這種說法似乎有道理。但再想一下,我以“一意孤行”的精神,去從事那失敗可能很大的嘗試,去追求那“好高騖遠”的目標,實際上也是去撞那偶發的僥倖。假如沒有那已經發生的事件,在那一次次的努力中,我也還可能會碰到其他機會,也還可能實現我的目標。

人生就是這樣,只要不放棄,不折不撓,在那“山窮水盡疑無路”時,一定會遇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際遇。 我把這種奮鬥方式稱之為“普通人的實現法則”,因為你若出身豪門,或運氣極佳,或出類拔萃,就不必如此去追求,也可以創造“奇蹟”。但你若是普通人,又要“好高騖遠”,就只能這麼地去做,去追求實現。

在崎嶇小路上攀登

博士學習的第一關是資格考試,只有透過這個考試,才正式成為博士候選人。博士資格考試通常在第二學期完成,主要是對學生的知識結構作一總體評估,以決定其是否具有完成博士學業的能力。考試透過後,將進一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