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3部分

少頃,守在電話旁的通訊兵報告說:“上尉,射擊指揮部命令我們把水平方位調增5分,射擊仰角提高2分,再打一輪齊射。”

軍官的視線離開了觀瞄鏡,臉龐帶著依舊冷峻的表情,他以剛才的口吻號令道:“水平方位334度26分……射擊仰角14度11分……穿甲彈……”

話沒說完,一陣刺耳的嘯聲響起,透過厚重的炮塔外壁傳入人們耳中。轉瞬過後,天崩地裂,山呼海嘯,如此猛烈的爆炸竟持續了好幾秒,而在爆炸聲響平息之後,人們腳下便停止了顫動,這就是要塞與戰艦的不同之處。

敵人打來的炮彈雖未擊中炮塔,激起的煙塵卻完全遮住了視野,軍官乾脆不再去看觀瞄鏡,而是親自檢查了火炮設定的射擊諸元,確定無誤之後,他靜候通訊兵的舉動,待到對方舉手示意,便果斷髮出怒吼:“開火!”

三聯裝火炮的雷霆之怒氣勢驚人,而在它們的咆哮之外,還有相同的轟鳴聲接連響起。這裡是位於特塞爾島南岸的巴西山,它坐落在從陸地延伸入海的錘型半島上,古老的聖塞巴斯蒂安要塞屹立於此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只是它在現代化的戰爭中幾乎發揮不了什麼作用,裝備18英寸主炮的列剋星敦級戰巡幾輪精準的齊射就能夠將它們變成廢墟,只不過這種情況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生——德國海軍在英雄港附近航道部署了多處水雷陣,而且岸邊部署有隱蔽式的魚雷發射管,美英主力艦在障礙清除之前始終不敢冒然抵近,而遠距離炮擊又很難發揮定點清除效果。

在佔領亞速爾群島之後,德國人耗費巨資修築了一系列現代化的海防工事,特塞爾島上的八大堡壘群便是它們中的代表之作。1號堡壘群“柏林”要塞和2號堡壘群“勃蘭登堡”要塞負責拱衛英雄港,後者就建立在巴西山上。這裡最具威力的武器當屬從德國本土運來的9門45倍徑14英寸重型火炮——它們起初是為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準備的艦炮,而得知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採用了15英寸主炮,美國的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更計劃裝備驚人的18英寸艦炮,德國高層決定在馬肯森級上安裝威力更大的50倍徑15英寸艦炮,後期設計建造的提爾皮茨伯爵級和德意志級則採用16英寸艦炮。於是,已經制造出來的14英寸艦炮被用於海岸防禦。在“勃蘭登堡”要塞,這些重型火炮以三聯裝方式配置在特製的裝甲炮塔內,與其他堡壘和陣地裡大大小小上百門高平兩用炮一起,將捍衛港灣的巨大山巒變成了一艘永不沉沒的超級戰艦。

自古以來,艦隊與海防要塞就如矛與盾的關係,彼此相生相剋。夜幕初臨之時,在英雄港西南方約15公里的海面上,兩艘懸掛星條旗和三艘懸掛聖喬治旗的大型戰艦一字排開,周圍散佈著十餘艘輕型艦艇。這支炮擊艦隊擁有15英寸大炮15門、14英寸大炮24門,對德軍“勃蘭登堡”要塞的岸防火炮有著壓倒性的數量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進攻一方擁有絕對的取勝把握。置於陸上的岸防炮塔因受重量限制較少,防護能力通常較戰艦炮塔強得多。“勃蘭登堡”要塞的三座三聯裝岸防炮塔,正面採用了600毫米厚的裝甲,即便是口徑最大的18英寸艦炮也無法直接將其擊穿,而且每座炮塔都配備了獨立的測距儀,混凝土基座深至地下三十米,彈藥庫、機械庫、廚房、餐室、住艙、手術室一應俱全,並由兩套潛艇用的400馬力柴油機提供充足的電力供應,因而每一座炮塔都可以視為一個獨立的戰鬥系統。

初步校正彈著點之後,德軍要塞炮的每一輪齊射對這些美英戰艦都是一次生死考驗,單重六百多公斤的穿甲彈以接近800米每秒的速度打來,無論是美國海軍的兩艘賓夕法尼亞級還是英國海軍的三艘伊麗莎白女王級都得忌憚幾分,捱上一兩發還能生扛硬挺,要是多挨幾發或者被傷及要害,那情形可就不妙了。

美英艦隊之所以強攻德軍在巴西山上的“勃蘭登堡”要塞,終究還是受形勢所迫——5月24、25日兩天,特塞爾島的戰鬥一直僵持在英雄港外圍,而在25日午後,同盟國艦隊以出乎對手意料的速度抵達戰區,以艦載機群連番空襲美英航母艦隊,取得了赫赫戰果。戰場風雲突變,美英艦隊調遣主力撲向同盟國艦隊,而登陸特塞爾島的美英聯軍也加快了進攻英雄港的速度。當天傍晚,美國第2海軍陸戰師和加拿大第1輕步兵師組織突擊隊猛攻英雄港北部高地,傷亡四千多人仍未能得手,英**隊從城區西面發動的攻勢同樣無功而返。究其原因,位於巴西山以及英雄港東部的“勃蘭登堡”、“柏林”兩大要塞對德軍地面防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尤其是“勃蘭登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