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全線崩盤,依靠後衛部隊拼死換得的時間,疲憊不堪的英法軍隊較為順利地從馬恩河前線撤到了巴黎遠郊,準備在巴黎防線繼續抗擊德軍。
早在8月中下旬,隨著邊境戰役的失利,法政高層決定給巴黎穿上堅硬的鎧甲。在名將加利埃尼的指揮下,法軍在巴黎周圍方圓約二十英里的範圍內——南到默倫,北至達馬爾坦和蓬圖瓦茲,東抵勒西蘭和大努瓦西,構築了一條完整的環形防線。根據巴爾幹戰爭和日俄戰爭的經驗,加利埃尼要求部隊挖掘深而窄的壕溝,上面護以壘土圓木,兩側密佈鐵絲網和洞口寬廣、洞底豎有尖樁這樣的系列工事,並毫不留情地執行修築防禦工事的任務——對那些持有異議或動搖不定的人,軟弱無能或辦事不力的人,他從不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或給以憐憫,而是像霞飛一樣清除一切不稱職的人員,而且巴黎郊區的所有居民,“即便是最老邁無能的”,都被強迫拿起鎬鍬參加勞動。儘管構築防線的進一直落後於計劃,特別是在馬恩河會戰打響之後,駐守巴黎的法隊削弱到了最低限,所有的工程部隊都被調走,加利埃尼仍想方設法修築工事,正是在它的努力下,當數十萬英法軍隊如退潮的海浪從前線撤回巴黎時,多數部隊都得以在築壘地帶休整集結。
“巴黎防線並非堅不可摧,可是沒有四十萬人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