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以人民為根本——民本思想的線索。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透過大量歷史事例反覆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倫理思想: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認為,儘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誌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孟子認為,仁義禮智的道德是天賦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本質特徵。孟子認為有的人能夠擴充它,加強道德修養,有的人卻自暴自棄,為環境所陷溺,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視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孟子對於士階層的要求是嚴格的,認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也要奮發向上,把惡劣的環境當作磨鍊自己的手段。孟子的性善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