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禮和食何者更為重要的問題,幫助曹交領會“人人皆可以成為堯舜”的真正含義。公元前322年,滕定公去世,滕世子派然友至鄒拜見孟子,詢問辦理喪事的有關事宜。這一年,魯平公用孟子弟子樂正子為政。孟子認為樂正子愛好善言,對自己仁政理想的實現會有幫助,於是來到魯國。在樂正子的舉薦下,魯平公打算接見孟子,但臧倉卻以孟母葬禮的排場超過孟父為由從中阻撓,使孟子的仁政計劃再次落空。

滕文公嗣位,孟子便來到滕國。滕文公對孟子十分敬重,將其館於上宮,凡事都要請教於他。此期間,孟子較系統地闡述了“民事不可緩也”“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於民有制”等仁政理論。(《孟子·滕文公上》)作為一個開明的君主,滕文公對孟子是尊敬的,而作為為君所信任的臣子,孟子卻有些“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滕文公問孟子“滕,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時,孟子只是說了些君民上下同心、與國家共存亡之類務虛不務實的話,讓滕文公頗感不滿。孟子最後在滕的處境頗有些尷尬,為實行仁政而付出的努力再次落空。於是,孟子離開滕國來到魏國。

孟子來到魏都大梁時,在位五十年的梁惠王已經七十歲左右了。對於孟子的到來,梁惠王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此,他一見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問:“您不遠千里來到魏國,對我們國家會很有利嗎”孟子回答:“大王您為什麼說利益,我只有仁義而已”。他精闢地分析了大夫、士庶人捨棄仁義而追逐私利的危害性,闡明瞭“先義後利”的義利觀,並根據自己的仁政學說為魏國設計了一幅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老有所養、養有所終的“王道”藍圖。孟子在魏期間,雖然受到梁惠王的禮遇,但其仁政主張並未得到採用。到魏的第二年,梁惠王卒,襄王即位。孟子離開魏都大梁。時值齊宣王初立,努力復興稷下之學,於是孟子又到了齊國。

齊宣王喜愛文學遊說之士,孟子深受禮遇,被聘為客卿。齊宣王想效法齊桓公、晉文公稱霸,並就此詢問孟子。孟子則以“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為由加以推託,然後大講“保民而王”和“制民之產”的道理,勸宣王實行“王道”仁政(《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在和齊宣王的多次交談中,還宣揚了應“與民偕樂”,要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選拔賢才要“國人皆曰賢”,然後用之等主張。在齊伐燕之前,齊大臣沈同曾私下徵求孟子的意見,孟子認為“可”。齊國獲勝後,孟子竭力反對吞併燕國,勸宣王送回俘虜,歸還重器,和燕國臣民商量立君,然後撤兵,可是宣王不聽。第二年,燕國和諸侯的軍隊併力攻齊,齊國大敗,“齊宣王甚慚於孟子”。諫諍並燕使孟子和齊宣王的關係出現了裂痕,也使孟子在齊國實現仁政的理想徹底破滅。孟子辭去客卿之職準備離開齊國,齊宣王“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鍾”,孟子堅辭不受。齊國大臣淳于髡想為齊宣王留住孟子,並在孟子離齊後於齊西南晝地過夜時拜見孟子。但孟子在晝地停留了三晚,最終認識到齊宣王並不準備採納自己的主張,於是便結束了二十多年的遊歷,大約在公元前311年,返回自己的故鄉鄒國。

孟子回到故鄉後,便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約公元前289年,孟子離開了人世,享年約84歲。時值冬至節日,為哀悼孟子,鄒人廢除了賀冬之禮,遂以成俗,以至今日。

孟子的一生是以接受了孔子傳統自居的。孟子自幼在儒家思想的熏習之下,便對儒家思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又,以繼承和光大儒學為畢生追求,為儒家學說的發展立下了不朽功勳,因此被尊為“亞聖”。孔子思想與孟子思想結合而成的“孔孟之道”,成為了儒家文化乃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

孟子的思想:

政治思想: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暴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寡人,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