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最大的氏族墓地。它是我國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儲存最完整的一處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園林。正中大墓為孔子墳地,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聖文宣王墓”。東邊為其子“泅水侯”孔鯉墓;前為其孫“沂國述聖公”孔芨(子思)墓。據傳此種特殊墓穴佈局稱之為“攜子抱孫”。
言論
【原文】
子曰:“不憤不咎,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覆地給他舉例了。”
【現實意義】
孔子的名言非常多,古人謂之“半部《論語》治天下”。這裡是孔子介紹了他在教育方面的體會,他覺得老師只會給學生灌輸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而是覺得關鍵在於怎樣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讓老師替學生去舉一反三、反覆列舉,而是啟發學生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要過多地替學生思考,更不要給學生灌輸標準答案。這值得今天的老師在教學中借鑑。
素質教育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如果只是單純地將現成的答案灌輸給學生,學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會缺乏靈活運用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孟子
——傲岸善辯的亞聖
人物介紹: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他繼承發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學派:
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家思想的發揚和繼承者。
生平
孟子三歲時父親逝世,便與母親相依為命。小時候的孟子天資過人卻又十分貪玩,孟母痛心之下,用刀割斷織布機上正在織的布,教育不懂事的兒子就像殘布斷匹一樣,荒廢了學業。“孟子懼”,從此早晚勤學不息。
孟母十分疼愛自己的兒子,為了給孟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她不畏辛苦,果斷地三遷其居,造就了一代聖人。孟子故里原在鄒縣以北12公里一個名叫鳧村的小村落裡,其家在山林之中,鄰近墓地。孟子看到人們出殯下葬,便喜歡模仿送葬築埋的遊戲,這在當時是對葬者的大不敬,孟母見狀,決定遷舍於鄒縣城內西北區。這裡是店商雲集的地方,生性好模仿的孟子又頑皮地學起商人的叫賣、交易,孟母無奈之下,再次遷舍,搬至城南門的子思學宮旁。子思,即孔子之孫,孟子時,學宮主要由子思的門人執掌,這一次孟子模仿的只能是詩書禮樂了。孟母終於鬆下一口氣,再沒有遷居。
孟子在子思門人的影響下對孔子的儒家思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立志發展孔子的思想。孟子醉心研究,終於名聲大噪,鄒國和魯國國君也時常向他請教治國之道。可惜鄒、魯這樣的小國,很難實施孟子“仁政”的抱負。他決定帶著學生到東方大國齊國去。孟子初到齊國,齊王以有病為託辭,不親自來諮詢政事,而是派人召見他,孟子也以生病為理由推辭,不去朝見。第二日卻去見東郭氏,故意表明自己其實並沒有病。齊王派人來問病,孟仲子一面替他周旋,一面要求孟子不要回家,趕快去朝見,孟子仍然不去,堅持非禮之召則不往,表現出傲岸的個性。由於齊國採取的是鍛鍊精兵使國家更為富強的政策,孟子“仁政”的思想得不到重視。孟子在齊大約住了有兩年的時間,齊威王三十年(前327年)孟母去世,孟子離齊歸葬。行喪三年後返齊,仍然難以施展政治抱負,只好離開齊國。臨行前,齊威王贈金百鎰,被孟子拒絕了。
孟子離開齊國後,聽說宋國要實行仁政,便率領弟子前往宋國。在宋國,孟子以幼子學語為比喻,透過與宋臣戴不勝的談話,強調了環境的重要影響和任賢使能的重要性,告誡戴不勝要多薦賢士。孟子勸宋大夫戴盈之實行什一之稅,去關市之徵。當戴盈之告訴他今年還辦不到,預備先減輕一些,明年全實行時,孟子以攘鄰之雞為比喻,指責說:“如果這種行為不對,就該馬上停止,為什麼還要等到明年呢?”孟子在宋期間,滕國的世子即後來的滕文公曾兩次拜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向滕文公講述了許多關於仁政的道理。孟子看到宋國對實行仁政缺乏誠意,並不能按照自己的主張去做,於是離開了宋國。
孟子離開宋國後,約在公元前323年回到家鄉鄒國。在留鄒國時,他回答了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