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蒙古帝國的北匈奴
當希臘-佛教文明與伊朗-佛教文明同時在塔里木盆地綠洲上盛行的時候,北方草原上的突厥-蒙古遊牧部落正在互相殘殺。大約在公元155年,定居於蒙古高原鄂爾渾河地區的北匈奴,被從蒙古-滿洲邊境興安嶺地區來的鮮卑遊牧部落擊敗。很久以來,這個鮮卑族一直被人們認為是通古斯人,但伯希與羽田亨經研究認為他們應該是蒙古人。因此,這場爭鬥可以看作是蒙古人戰勝了匈奴統治。被漢人稱作檀石槐的一位鮮卑族酋長,在征服了北匈奴之後進軍西蒙古,一直打到伊犁,征服了烏孫人。中國紀年學者們認為,公元166年時鮮卑族統治地區是從滿洲到烏孫,即到巴爾哈什湖。這未免有些誇大,當時鮮卑族統治的地區不會超過現在的博克多汗(土謝圖汗)、車澤爾裡克-曼達勒,以及三音那顏的領土。
將領土擴張到一定程度之後,鮮卑族酋長又將攻擊的目標指向了中國,企圖再造自己祖先的輝煌。公元156年,檀石槐入侵中國的行省,即現在的遼東,被阻擋了回去。於是,他又把目光轉向當時已向中國稱臣內蒙古的南匈奴。之後,他又與南匈奴媾和並誘惑其侵犯山西與甘肅的中國邊疆,但這個遊牧部落的聯合體被中國軍隊擋在了國門之外(公元158年)。鮮卑族又發動了一次向滿洲西南部行省的進攻,中國將軍趙苞於公元177年將其擊潰。此外,尚有遊牧於大興安嶺的南達賴諾爾與西喇木化河流域的烏桓部落,被中國將軍曹操於公元207年擊潰。公元215~216年間,曹操將南匈奴的殘部安置於現在的陝西、山西及河北北部的邊疆地區,分為五部,每部都實行中國大員監督之下的酋長統領制。至於南匈奴原有的單于,則在中國朝廷內被看管起來。
公元220年,漢朝在內戰中自行消亡,而被中國軍隊擊潰了的北方草原遊牧部落卻沒有能夠利用這個機會進行反抗,這也許是由於他們此時還沒有從戰後的衰落中擺脫出來,當然,他們對中國軍隊的恐懼也應該考慮在內。儘管“三國”代替了漢朝,內戰代替了統一,塔里木盆地的綠洲民族仍然向華北地區的霸主——強大的魏國(公元220~265年)稱臣納貢。所以,公元224年,鄯善(羅布諾爾)、庫車、于闐都向魏王曹丕俯首稱臣。同樣,當魏國和其他兩個王國被重新統一中國的晉朝(司馬氏)所代替時,庫車王派他的兒子到皇室任職(公元285年)。至於鮮卑族,則愈加猖狂,甚至開始進攻甘肅邊境的涼州(公元279年),不過很快就敗在了中國將領馬隆的手下。
匈奴此時已經不復存在,取代它的鮮卑族還沒有力量進攻中國,因此中國暫時不會受到來自草原的遊牧民族的威脅。公元4世紀,蠻族大舉進攻遠東,與歐洲公元5世紀時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十分相似。不過,這裡的侵略與歐洲的有所不同,並不是某個阿提拉發動的在蠻族腹地的騷動,僅是由於中國力量的衰落而引起,中國的衰落像用一根真空管,把直到當時仍沿著中國邊境紮營的,作為中國盟邦的這些野蠻人吸入中國。 公元4世紀,匈奴與鮮卑征服華北
我們已經看到,持續的分裂削弱了匈奴人的力量。從公元前3世紀起統治了外蒙古與內蒙古的匈奴族,長期處於駐紮在鄂爾渾河畔的單于的統治之下。公元前44年,匈奴發生了第一次分裂,他們的一個首領郅支被鄂爾渾河畔的一個競爭者驅逐,便西遷到現在的哈薩克境內的巴爾哈什湖附近。於是東匈奴與西匈奴出現了,前者駐紮在蒙古,後來成為中國的外敵,後者駐紮在巴爾哈什湖與鹹海草原,後來成為稱為“渾“(阿提拉的祖先)的羅馬帝國的外敵。公元48年,東匈奴帝國自行分裂,內蒙古的八部落與鄂爾渾河畔的單于統治的遊牧部落脫離了關係。從此,又形成了兩個不同的部落聯盟,外蒙古鄂爾渾河流域的北匈奴與長城以北內蒙古的南匈奴。我們在上文看到,公元155年,生活在滿洲邊境的北匈奴被來自興安嶺的蒙古遊牧部落所征服。我們也曾談到,當時是鮮卑族統治著蒙古,從滿洲邊界一直到哈密與巴里坤附近。
在這裡我們要單獨談談南匈奴。正如我們前面所看到的,這些匈奴人由於受鮮卑族的壓迫,往更南的地方遷徙。他們在漢朝末年逃到河套以內,即鄂爾多斯草原與阿拉善附近。我們知道,在三國時代(公元230~265年),他們就已經居住在這裡。他們成為了中華帝國的聯盟者,對中國起到了類似於公元4世紀時許多定居於羅馬帝國邊境的日爾曼部落對羅馬帝國所起的作用。聯盟中的匈奴部落首領與中國魏朝(公元220~265年)及晉朝(公元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