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否清楚地表明過自己也需要回報,她陷入了沉思。最後她回答說:不,沒有。她認為友誼理所當然是建立在雙方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如果這種理所當然的事情還要去乞討,那還算什麼真正的友誼呢。 “看來你還是非常願意把那個晚上的時間饋贈給自己的女友,這不是很好嗎?”聽到我的這種說法,她沉思了起來。其實她並不想幫忙幫到這種地步,至少在這件事上是這樣的。“我期待得到某種形式的感謝,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過來,我是很想圖個回報的。我不想總是付出,
以前我總是以為我投桃你報李是很自然的事。”實際並不那麼理所當然。
期待回報!
認真審視一下,你是想無償饋贈呢,還是想互惠互利:你會感到某種程度的愉快嗎?你
願意為他人服務嗎?還是你感到這樣很困難呢(即使幫別人做的事情是自己很想去做的,人們也可以期待回報)? 一旦你預感到自己並不是全心全意地想幫別人的忙,一旦你在“友情相助”時感覺不痛快,你就必須問問回報的事。 通常只有當這種不平衡過於明顯,或是當你長期幫助別人而得不到回報,甚至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時,你才會真正感到生氣。 你不能總是單方面地做好事,做好事要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