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的角度上看,被遣回其所屬部門,是一件極為恥辱的事情。此時,國家正陷入危機,在政府、企業等組織都在全力進行結構調整的關鍵時刻,作為人民公僕的公務員卻因一己私利而不顧國家的安危,其行為令人感到萬分心寒。

經過這些事情,我深切地感受到,那種深深紮根在公務員心中的“政權有限,而公務員社會是無限的”思維意識依舊沒有得到改變。

我與公務員的正式接觸要追溯到我在交接委員會任職期間。當時的行政部門只要遇到與自身利益相沖突的事情,便會以強有力的對應邏輯武裝自己,組織起來進行反抗。諸如遇到減薪、辭退等與其切身利益相悖的問題時,他們的表現便會異常激烈。由此,我認定這是一個非比尋常的組織。

我從未產生過批評每一個公務員的主觀想法。導致目前這種狀況的關鍵問題在於不合理的政策制度。即使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如果一直被存在問題的制度所牽制,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表現出不良的行為。

因此,我們要透過制度改革措施,規範公務員的行為,培養公務員具備大公無私的精神,使其成為克己奉公的榜樣。我們決不能因為承受外部壓力而退縮,畏懼不前的行為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

政府裁員與公務員的抵抗(1)

改革並不是因為沒有制定合理的計劃,才遭遇失敗的。即使規劃出一幅完美的藍圖,如果改革的主體……公務員不予以積極響應,那麼必然一敗塗地。因此,強有力的領導能力,是改革成功的必要條件。

在任職100天時,作為具體實踐“造就有競爭力政府”目標的一個環節,我宣佈了至本屆政府任期屆滿的2002年為止精減30%地方公務員的結構調整計劃。

任職初期,在巡查地方時,我便發現地方行政機構存在冗員過多的現象。據統計,平民政府執政五年期間,中央公務員的增長率不到1%,而地方公務員年均增長率卻達到了5%,而且機構組織秩序散漫。因此,我認為已經到了必須改組的時刻。

任何國家,如果沒有對公務員額度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根據“帕金森定律”,其數量一定會持續增長。當然,這只是一般的傾向。我認為,政府首先需要把公務員人數減少至合理數量,並引進公務員總定員制,將被精減的人員,安排到適合其發展的部門。

作為一名政治家出身的部長,我也深知不得罪人、取得更多選票對我政治前途的重要性,但是,面對人們對行政部門的批評和指責,卻不得不下定決心義無反顧地進行結構調整。

不過,在此過程中我也遇到許多波折。雖然我明確地提出了精減30%人員的指導方針,但實務部門卻以20%的精減率已經難以實現為由對我進行反駁。我只得再以“國民希望的不是三分之一,而是一半以上”為由,多次下達強硬的指示。但是,直到記者招待會召開前夕,他們仍然在為幾個數字爭論不休。

主管部門提出按照交接委員會當初擬定的方案……三年內精減公務員10%的意見制定計劃。不過,在我的一再堅持下,最終將方案確定為……至1998年末為止首先精減人員10%,2002年再精減20%,共計精減30%的人員。

我們在記者招待會上宣佈的內容是:首先,在一年時間內從目前的291萬名公務員中精減10%(3萬名),這只是第一階段的人員精減。而在2002年,透過邑、面、洞事務所的功能轉換和業務委託民間,精減單純事務助理人員等措施,精減人員總數的20%(57000名)。完成第二階段的人員精減。

邑、面、洞事務所主要從事發放身份證等業務的處理工作。如果韓國可以實現政府辦公電子化,這些業務就可以透過電腦自動辦理,因此,便可以大幅度精減人員,而存留下的空間將被作為“居民自治中心”使用。在“居民自治中心”,民眾可集中在一起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並討論地區所發生的問題。另外,還可以透過電腦系統獲取就業或房地產資訊等與生活緊密相關的資訊,使其逐漸成為地區社會的活動中心。

行政自治部發表精減30%地方公務員的方案後,在包括行政部門在內的社會各界造成很大的反響。但是,釋出會結束後我在查驗方案時發現,在預計被精減的87000名人員中實際被精減下來的公務員卻只佔20%,其餘的10%是單純的事務助理員、環境美化員、保安等接受政府預算支援的人員,而並不是真正的地方公務員。

實際上,他們所申報的這10%的精減計劃,只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