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部分

那你對寧遠軍隊的瞭解,又有多少?”張大少爺死心的問道:“我記得你好象是天啟五年四月去的遼東吧,在山海關當了半年多的百戶,怎麼著也得和寧遠軍隊有些接觸吧?”

“當然有過接觸,而且我還去過一次寧遠城。”吳六奇點頭承認,介紹道:“寧遠軍隊的情況,和其他地方的大明軍隊情況都差不多,大部分計程車兵都是張大哥你說的炮灰部隊。幹苦役修城牆,種田耕地收糧食,待遇極差,打仗時也就是躲在後面運運糧草,派不上大用場。真正的軍隊主力,十成裡只佔一兩成,這樣軍隊的待遇和伙食都很好,上好的武器也是優先裝備給他們,打仗的時候也就是靠他們在前面衝鋒陷陣,他們要是跨了,整隻軍隊也就完了。”說到這裡,吳六奇忽然想到一點什麼,忙補充道:“對了,寧遠軍隊對主力精銳挑選,和其他軍隊有一點不同。”

“那點不同?”張大少爺來了精神。吳六奇頗有些害羞的答道:“這話說了,張兄弟你可別笑我。當時你舉薦我去孫閣老麾下效力的時候,孫閣老把我留在了山海關當百戶,打不上仗,一直沒有機會升官,我就生出了一個念頭,想要調到立功機會多一些的寧遠軍隊裡去。所以那次我隨著山海關軍隊護送糧草輜重運到寧遠的時候,我抓著機會,冒昧求見了寧遠參將謝尚政謝將軍,懇請他把我留在寧遠城的精銳軍隊裡效力,為他衝鋒陷陣,殺敵立功,為了說服謝將軍,我還當著他的面,耍了一趟刀法。”

“謝尚政?袁崇煥到遼東上任後舉薦的第一個親信。同時也是袁崇煥的同鄉,萬曆四十六年武舉人。”張大少爺心中回憶謝尚政的履歷,又問道:“謝尚政是武舉人,你是武術高手,你的刀法,一定很受他的賞識吧?”

“謝將軍確實很讚賞末將的武藝,還說可以考慮我的請求。”吳六奇點頭承認,又垂頭喪氣的說道:“可是到了第二天,謝將軍又對我說,我是遼東督師孫閣老親自任命的百戶,算是孫閣老的嫡系,所以他不方便把我留在寧遠,我如果一定要留在寧遠,讓我先徵得孫閣老的同意,我沒辦法,只好謝過了他的好意,隨著軍隊回山海關了。”說到這,吳六奇又回憶著說道:“不過很奇怪的是,我從謝尚政面前告辭的時候,依稀聽到謝尚政背後的寧遠精銳軍隊有人嘲笑嘀咕。意思好象是——我一個沒有關係的外鄉人,也想當遼西家奴?”

“張兄弟,你學問大,你說這遼西家奴。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回換吳六奇向張大少爺詢問了。張大少爺隨口答道:“這個說法起源於萬曆年間,當時是李成梁李將軍坐鎮遼東,抵禦韃靼和女真賤奴,李將軍用兵如神,功勳卓著,但有個缺點就是喜歡任用私人,麾下將領不是他的兒子就是他侄子,寧可用他府裡的奴僕帶兵打仗,也不願意用外來的將領,所以李將軍麾下的將領,即便是祖承訓這樣的總兵。也常常被人稱為遼東家奴。我還聽人說,他們在李成梁父子面前,自己也是自稱為奴。”

“等等!”說到這裡,張大少爺忽然被自己的話提醒,脫口叫道:“遼西家奴?寧遠!寧遠的主力軍隊是遼西家奴,那遼西家奴的主人又是誰?難道就是山宗?!”

“張大哥,你說什麼?我怎麼聽不懂?”吳六奇被張大少爺的一驚一乍弄得更是糊塗。張大少爺揮手製止吳六奇打斷自己思路,低頭盤算許久後,張大少爺終於露出些微笑,忙吩咐道:“吳兄弟,你可以回去了。但今天我和你說的話,一個字都別對外吐露,明白不?”見吳六奇點頭答應,張大少爺又補充一句,“對了,你和趙率倫、吳三桂接觸的時候,可以找機會向他們打聽一下山宗,試探一下他們知不知道這個山宗。但一定要裝出是無意中問的,最好是在酒桌上,等他們喝得差不多的時候,你再向他們打聽。”

“張大哥,你懷疑他們是山宗的人?”吳六奇嚇了一跳。張大少爺遲疑了一下,答道:“他們肯定不是,但他們的親朋好友裡面,肯定有山宗的人,我不想打草驚蛇。”吳六奇想起趙率倫的哥哥趙率教,還有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和舅舅祖大壽,心頭也是一震,忙也抱拳答應。

吳六奇走了以後,張大少爺又把東廠派來的聯絡人陳劍煌叫來,向他吩咐道:“陳二哥,你馬上回京城去給我辦兩件事,第一件,給東廠副提督宋金宋公公去一封書信,讓他派出東廠的精銳好手到三屯營去,秘密監視現在擔任薊門巡按的前任寧前道御史劉昭,弄清楚他的一舉一動。第二件事。讓宋公公想個辦法,秘密逮捕到前任寧遠監軍劉應坤,從他嘴裡拷問山宗的內情!但逮捕劉應坤只能秘密進行,千萬不能打草驚蛇,最好是弄一個替死鬼,製造劉應坤已死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