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叫他儘快回京述職!不管他用什麼手段,都得儘管把遼東巡撫手下那些嫡系將領調走,他要是不調走,咱家就把他調走!”
咆哮發洩了一陣子後,魏忠賢只能拿著遼東巡撫的報捷疏進宮報喜,藉以安慰這些天來為了遼東危機一直愁眉不展的明熹宗,再從宮裡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全黑了。魏忠賢正打算上轎回府時,早已在皇宮門口等得心焦的宋金趕緊迎上來,低聲說道:“老祖宗,奴婢的乾兒子,寧遠監軍胡良輔,從遼東悄悄的逃命回來了。”
“胡良輔回來了?”魏忠賢一驚,忙問道:“他不是死在寧遠城裡了嗎?怎麼逃回來的?”
“他的運氣好。”宋金低聲答道:“寧遠發生兵變的時候,他正好在遼東巡撫衙門的茅房裡,所以亂軍沒有立即抓到他。後來他發現情況不對,又聽到李應薦呼喊示警,就從茅房裡翻牆逃了出來,藏進了一個和他相好的暗娼家裡,一直躲到寧遠兵變被平定,他才化裝成乞丐悄悄的逃出寧遠城,一路輾轉逃回了山海關,找到了張好古的好友馬世龍求援。馬世龍又悄悄派人,把他送回了京城。”
“回來就好,他在那裡?”魏忠賢大喜問道:“對了,寧遠兵變的內幕,他到底知道多少?”
“他知道得不多,就連兵變的發起人是誰,他都不知道。”宋金低聲答道:“倒是被亂軍殺害的李應薦李大人,似乎知道些什麼——亂軍向李大人逼問胡良輔在什麼地方的時候,李大人知道肯定逃不出毒手了,就大喊了兩個字,又叫胡良輔快跑,一定要把這兩個字帶回京城來。”
“那兩個字?”魏忠賢緊張問道。宋金看看左右無人,壓低聲音答道:“山宗!李大人被害的時候,除了報警叫胡良輔快跑以外,至死都在喊這兩個字——山宗!”
第二百二十四章 神秘山宗
李應薦臨死時喊的那兩個字被胡良輔帶回京城後,又很快透過東廠的渠道,直接送到了已經把總督衙門搬到寧武的張大少爺面前,張大少爺不敢怠慢,立即把這兩個字寫在紙上,對著‘山宗’兩個字仔細端詳起來。
以張大少爺的聰明,當然很快就發現,把山宗兩個字上下合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崇字——隱含暗指某個巡撫的名字。但這麼一來,就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如果李應薦是打算揭露此人就是寧遠兵變的主謀,那麼在生死關頭,李應薦為什麼不直接叫出這個人的名字?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又浪費力氣和時間,喊出‘山宗’兩個字,讓胡良輔一定要把這兩個字帶回京城?以當時的情況,李應薦如果直接喊出某巡撫的名字,那不就立即證明了某巡撫的罪名,為什麼還要喊‘山宗’兩個字來讓朝廷猜謎?李應薦有這個必要麼?
“莫非和小說裡一樣。山宗是一個組織或者幫會的名字?”張大少爺忽然閃過一個念頭,自言自語的說道:“如果真的存在山宗這個組織,那一切都可以解釋了——李應薦在寧遠城裡明查暗訪,發現寧遠軍隊中存在山宗這麼一個組織,但瞭解得不深,也不知道那個人是否也在這個組織中間,而寧遠兵變的發起人,很可能就是這個山宗組織,所以李應薦在臨死時大聲叫喊,就是想讓朝廷知道這個組織或者幫會的存在。”
“十有八九是這樣。”張大少爺一拍那兩個大字,分析道:“說不定殺害李應薦那些亂兵中,就有李應薦知道的山宗成員存在,所以李應薦馬上明白,寧遠兵變的背後站著山宗這個組織,這才大聲叫喊,讓有可能逃脫亂軍毒手的胡良輔通風報信!”
得出了這個結論後,張大少爺自然要去尋找證據證明,雖然寧遠軍隊已經被某巡撫經營得潑水不漏,針插不進,但很幸運的是,張大少爺的嫡系屠奴軍中,就有兩個來自遼西將門的趙率倫和吳三桂,另外還有一個曾經在遼東呆過一段時間的吳六奇。不過張大少爺還是不敢掉以輕心,更不想打草驚蛇,而是順便找了一個藉口,先讓張石頭把在遼西將門中沒有過深淵源的吳六奇叫來,單獨與吳六奇密談——當然了。也正因為吳六奇並非出自遼西將門,所以張大少爺也夢想能夠一舉揪出山宗這個埋藏在大明內部的毒瘤,能夠找到一點蛛絲馬跡,也就差不多了。
“山宗?沒聽說過。”和張大少爺預料的一樣,吳六奇對這個詞語果然是滿頭的霧水,茫然搖頭答道:“末將在遼東的時候,遼東軍隊里拉幫結派的是不少,可都是以帶兵將領為首領,各帶著一幫人在軍隊裡生活而已,平時裡圖個打架的時候有幫手,吃飯喝酒時有個朋友,可從來沒聽說過那些人象江湖門派一樣,在軍隊裡搞門派,更從來沒聽說過什麼山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