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為商業模式可以變,變的主觀因素是人在變。”

初創的企業往往沒有足夠的資金,還可能沒有建立起自己的信譽。而要吸引風險投資,招聘高素質的員工,使公司的業務從無到有、就必須依靠創業者的個人品牌。王維嘉總結自己建立美通公司的經驗時認為:“風險投資就是看人。有的風險投資商做法更絕,你給他計劃,他根本不看,他就是和你吃飯,瞭解你這個人,如果你人行,他就給你投錢。”

創業者的品牌比創業計劃書重要

1993年底,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出來工作兩年的王維嘉準備創業,但缺乏啟動資金。有一次,他參加一個風險投資的演講會,會議將結束之時走上演講臺,向那個演講的風險資本家介紹自己的創業計劃。那個風險資本家根本沒有聽下去,只給了王維嘉一個電話號碼說:“我們找時間再談。”

此後,王維嘉連續幾天給那個風險資本家打電話,都沒有人接聽。但他每次都很耐心地留下語音留言。一週後,那個風險資本家終於給王維嘉回了電話,並決定投資。風險投資商後來告訴他:“知道我為什麼不接電話嗎?這實際上是對你的一個測試。”

後來,王維嘉就靠這筆“天使資金”建立了美通公司。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10章 打造品牌(3)

正如許多企業家常說的:就算奪走了我的公司,我的產品、裝置、資金;只要我人在,一聲吶喊就可以找到資金,一個電話就可以拉回團隊,一進入市場就能引起記者和消費者的關注。

對於職場中人來說,個人品牌往往意味著在市場、行業、團隊中的號召力。這也是很常見的商業現象:一個在團隊和市場中有很好個人品牌的員工,一旦離職出走,就可能會帶走公司大批的業務資源和市場渠道。

普通職員需要個人品牌嗎?

我在多次演講中,都談到了塑造個人品牌的重要性。後來,有個畢業生寫信說:

“雖然我們都想成為一個企業的董事長或者CEO,雖然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個職業金領,可現實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只能是渴望自主的機關公務員、外企僱員、普通職員、為工作奔波的應屆畢業生……這時,我們並不是‘企業文化推廣’和‘廣告宣傳效應’所需要的‘明星’角色。這時,我們還需要個人品牌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提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包分配”和“鐵飯碗”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如今隨處可見的只有“競爭上崗”、“再就業”。對於普通職員來說,企業毫無安全保障,一次經濟動盪、一次企業轉型、一次公司正常的新陳代謝、一次辦公室的內鬥、一次個人工作失誤、一次老闆或領導的喜怒無常,都可能造成個人被解僱。那麼,你接下來打算怎麼辦?你希望有工作上門找你嗎?你憑什麼讓工作主動來找你?

——第二個問題。在過去的工作中,你雖然不是高層或領導者,但一直謙虛謹慎,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從不要求什麼榮譽,並且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這就是過去時代所呼籲的“老黃牛”精神。現在,你需要找工作,你告訴老闆自己過去真的做得很不錯,很不幸的是,老闆就是不相信。為什麼?因為你沒有足夠的品牌,也就意味著沒有人知道你到底做過什麼,也沒有人知道你到底有多重要。

無論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久歷職場的“老人”,或是打算創業而需要資源整合的人,都不妨自問一下:在職業領域中有多少人真正認識你?20%?10%?80%?這其中有幾個瞭解你全部的簡歷、個性、技能、潛力?而他們又有多少能對你未來的發展有所幫助?

事實上,我們工作中所遇到的供貨商、顧客、潛在客戶、企業主管和同事、未來可能的僱主,這些人都不可能很熟悉你——除非是你的親友。他們只能透過標誌性的言行、性格、榮譽、業績等這些個人品牌資訊來認識你。在決定“共事”之前,他們不會、不願意、也無法再深入瞭解你了。換句話說,老闆會在不完全瞭解你之前下結論。

管理學大師湯姆·彼得斯就如此認為:“個人品牌與年齡無關,與職位無關,與我們偶然進入的行業無關,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認識到塑造品牌的重要性。我們是我們自己的公司──Me公司──的執行總裁。”

個人品牌主要是對個人能力和魅力的呈現,是其一貫的信譽。其傳達以及效應與一個人才的厚積薄發分不開,在職場中具有識別性和稀缺性的特點。人才有了品牌,如同老虎長出了翅膀,所以個人品牌不是一個人簡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