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六章 上

趙家的拒絕也在太子的預料之中——他這一遭行事近似脅迫,若一請而成,趙世番的麵皮往哪裡擱?日後討價還價的底氣又自哪裡來?是以怎麼都得反覆這麼三四回,給足了趙世番臉面和臺階才好。

不過要說太子就吃定了趙世番,也不是那麼回事——他其實能察覺出來,自己身旁長者重臣當中,趙世番也是僅有的有真性情的真君子。比起利益來,反而往往是感情和道義更能打動他。趙世番似乎也正是因此令皇帝格外青睞,但對太子而言,這品質卻相當的不可靠。

因為他日後富有天下,明碼標價的買賣對他來說最省事也最合理——雖說某些人又要好處又要口碑的姿態也十足可惡,但用名利就能收買的人,行事和道理也往往容易揣摩,其人也容易駕馭。可像趙世番這種人,他若想打動,便得仔細揣摩他的道義,處處糾正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隨心所欲的享樂和發洩——簡直就是套上鐐銬,將自己換做另一人一般。且因其忠直,萬一他流露出失望來,還更容易令人心煩。

漸漸熟悉了朝政,將謝邕、紀淮、高順德一干重臣都聚攏在麾下,太子便也越來越覺得同趙世番疏遠些沒什麼不好。

他又不是非趙世番不可。

只是怎麼說趙世番都是他的師父,他不肯重用趙家是另一回事,趙家總不肯服膺於他,則難免令他惱火、難堪。

上巳節一事,他也是故意折辱趙家。雖說弄錯了人選,可其實是月娘反而更好些——趙世番總道貌岸然的教導他,結果連自己的女兒都沒教導好,隨隨便便就將身許人,上趕著要給他做妾。一旦傳揚出去,人說他家教無方是輕的,必會藉此毀謗他獻女求榮,不知廉恥。太子就不信他還能硬氣得起來。

自然,他不會真正宣揚出去,也就只是想讓趙世番吃個悶虧罷了。何況嫁女與他,對趙家而言也是有益無害。事已至此,元徹相信,趙世番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只可惜人性不同,所秉持之是非便也不同。

第一回求親被拒,第二回求親太子便更鄭重了些,特地委託了自己的舅父義陽郡公前來,曉以利害、動以情衷。

然而趙世番還是拒絕了。

縱然早有心理準備,也知道趙家人一貫的不識好歹,但接連被不留情面的拒婚,元徹還是惱火起來。

轉眼就到四月裡,崔、李兩位太子嬪進門。東宮再逢喜事,然而太子臉上不見喜色,不但冷落著兩位太子嬪,還接連遣人往燕國公府上去,終於令皇帝也在意起來。

皇帝對內帷之事一貫遲鈍,也不會有人無眼色到將宮娥間的蜚短流長告訴給他知道。不過他想問時,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兒子和女兒到底不同。

皇帝聽說了那日灞河岸上的事,雖也暗惱太子行事輕薄,但想到太子早年對月娘的情誼,便又有種“也不能全怪他”的恍然和愧疚。雖當日做出了讓太子自己選的姿態,但皇帝心知肚明,太子其實是遵循他的意願,才選了謝嘉琳。

也許是自知大限將至的緣故,皇帝對太子寬容諒解了不少。嘆息思索了一陣子,覺得還是成全為好。

皇帝賜婚和太子私通的區別且不多說——他還是希望自己過身後,太子憶及往事,想到的更多是他的慈愛。

便宣召趙世番入宮,商議此事。

自那日藏書樓前相遇,杜煦便不曾再到府上來拜訪。

月娘卻還算平靜——這一次她說放下便也真的放下了,無法強求之事,她便連提也不再提。

雁卿又同月娘說起去東郡公門下讀書一事,這一回月娘終於點頭。雁卿覺著她是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也或者說是禪意,既然自己正對未來感到迷茫,那麼不妨先隨波逐流,且行且尋覓。

這心態算不得上進,卻也安穩怡然。

入學之事並沒有因此就被中斷,林夫人照舊按著原先的計劃給姊妹二人打點人脈、打理行裝。

三月中旬,待諸事齊備後,林夫人便帶上姊妹二人,親自去拜訪了東郡公的夫人。

隨即姊妹二人便拜入東郡公的門下。東郡公夫人也早將女兒出閣前居住的小院子收拾出來,供姊妹二人居住。

因她們早早的住進東郡公府上,家中諸多雜事便都煩擾不到她們。東宮月餘來的動作,姊妹二人都不曉得,只跟著東郡公夫婦專心求學。

東郡公府上未必不富——畢竟門下學生大都出身世家,每年供奉林林總總加起來比當官的只多不少。然而府上就只有兩個老僕幫忙做些雜務罷了。東郡公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