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買些來,無奈火車停靠時間才半個小時,只好作罷。
從達爾汗站開出,列車行進二個小時,到達了位於蒙俄邊境的蘇赫巴託,其名來自蒙古建國領袖蘇赫…巴托爾。蘇赫&;#8226;巴托爾畢生尋求蒙古民族獨立,爭取蘇俄的支援。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仇視和脫離原宗主國中國,卻又變為蘇俄的附庸國,這就是地緣政治的宿命。這裡僅僅停留十五分鐘,期間蒙古邊防人員迅速給旅客辦理了出境手續。
當天午夜,列車進入蘇聯地界。因為莫斯科與北京的時差,我們的手錶一律往後撥五個小時。忽略不計中蒙境內鐵路長度,從現在起,到達莫斯科終點有將近一萬公里路程,是全球最長的電氣化鐵道線,也就是著名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的鐵道線的重頭戲,既不是北京和烏蘭巴托,更不是莫斯科,而是壯麗的西伯利亞。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歷史超過一百年,穿過烏拉爾山脈,連線歐亞的莫斯科和海參崴,是當年沙皇染指遠東的戰略動脈。據說,那時候,沙俄傾其全國之財力,徵集了數十萬的俄國農民服勞役,頂著零下五十多攝氏度嚴寒,在永凍層開山建橋,鋪設鐵路,飢寒交迫,勞累致死,不計其數。和秦始皇修長城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火車緩緩進站,在月臺邊咯噔一下停穩。蘇聯邊防軍頭戴橄欖帽,胸前佩戴勳章,白晢的面板和線條分明的輪廓,個個是高頭大馬的英俊少年,使人意識到是到了歐洲地域。邊防檢查非常嚴厲,好像不這樣就不足以展示國家的力量。邊防軍個個冷若冰霜,逐個車廂收走旅客的護照和蘇聯簽證,然後所有人被命令離開車廂,沙丁魚似的站在列車的走廊上,邊防安全人員進入車廂,仔細搜查行李架和床鋪下的旅行箱。同時武裝警察檢查廁所,列車工作人員的臥室和車廂的頂部,不厭其煩,沒有任何疏漏。緊接著是海關盤查。戴大簷帽的海關官員,根據旅客事先填寫的申報表,逐件清點行李和貴重物品,如首飾,照相機和錄音機等等。最有趣的是,蘇聯海關人員一張張數著你荷包裡所有的鈔票,不時還要你解釋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錢,如港幣和馬來西亞幣,像古董商那樣極富耐心。我很懷疑,這究竟有多大的必要。我們隔壁的包廂是一對蜜月旅行的年輕夫婦,男的叫Pate;是個無拘無束的澳大利亞人,是愛爾蘭航空公司駐澳洲辦事處的職員,娶了一個西德太太。海關官員對他們進行了徹底的搜查,連包廂的窗簾也細細檢查了,高先生很有想象力地斷定,蘇聯人是想看看有否違禁的成人畫報。事後Pate大發牢騷,說,It is very funy;埋怨蘇聯邊防太不友好,有著一付上帝的臉。這對新婚夫婦,先從澳大利亞飛美國,然後到泰國,新加坡,尼泊爾,中國,經蒙古到蘇聯,再從芬蘭的赫爾辛基回西德的法蘭克福。護照發還以後,我們下站散步,車站掛滿了政治宣傳畫,眾多帶紅色袖章的蘇聯邊防軍,審視著來自東方的客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十四章
蘇聯和蒙古的邊境城市是烏蘭烏德,是東西伯利亞第三大城市。十七世紀由哥薩克人建立。中國…蒙古鐵路和西伯利亞大鐵路在這裡交匯。城市風貌具有哥薩克民族特徵,表現著不同於以後經過的其他俄羅斯城市的文化。市區喇嘛寺廟建築,布里亞特風情田莊和城堡到處可見。烏蘭烏德地處著名的貝加爾湖東南,距湖區僅數十公里。而匯合點距離傳說中的貝加爾湖僅半天多的路程而已。
晚上和列車員小王閒聊,小夥子很有文學功底,說著一口流利的俄語。我們談得很投機,一週的旅途,他好幾次把自己的列車員休息室讓我看書寫字。
第二天人們醒來,發現列車已經是在廣袤的西伯利亞大地上飛馳,(將經過雅布洛諾夫山脈,中西伯利亞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翻過烏拉爾山區後進入東歐平原。列車出中國需要1天,過蒙古也需要1天,其餘4天都在俄羅斯領土上賓士)西伯利亞嚴寒世界赫赫有名。冬季達攝氏零下50度。而時下的零下30度根本不在話下,這是冬天溫和的氣溫。據乘務員說,這裡絕對低溫是-70℃。年均氣溫低於0℃。
左側雅布洛諾夫山脈,右側既是浩瀚的貝加爾湖。貝加爾是世界上最深的,最古老的湖,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湖水清澈透明,據說有將近二千種動物和八百多種植物,而且很多是當地所特有的。第一次看到它,完全被其海洋般的氣勢所震撼。貝加爾,說它是內陸湖,不如說是俄羅斯內海更妥切。此時此刻,已是一片茫茫雪海。沒有人能不為那種無任何人工雕琢的,完全原生態的魅力所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