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一家著名企業在北京大學招聘員工,提出的要求是英語能力和計算機能力要出眾,許多人不解。

招聘人員解釋說:“英語和計算機能力出眾,意味著你具備學習能力,只要你具備了學習能力,我們就可能培訓你專業技能。”

現在許多大企業在招聘新人時不再問:“你會什麼?”“你學過什麼?”而是問“你能否學會我們讓你掌握的東西”。

這就是一個變革的訊號:學習比知識更重要。

許多人認為,學習是青少年時代的事情,只有學校才是學習的場所,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並且早已走向社會了,因而沒有必要進行學習,除非為了取得文憑。

這是上個時代我們對學習的理解。在我們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今天,學習的內涵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學習已沒有時間的分隔,學習已沒有人員的界定,學習已沒有場所的限制,學習變成了終生的事情,隨時隨地的學習。

在生存競爭日趨激烈、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對新知識的學習就顯得更加重要。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要想生活得幸福美好,哪怕是不飢不寒地度過一生,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就是活到老,學到老。

1987年7月,蘇豔霞因4分之差被擋在夢寐以求的大學校門外,然而她沒有沉淪。她告訴自己,不能在痛苦中活著,要堅強一些,要從痛苦中站起來。

一個偶然的機會,蘇豔霞的目光被一則五六百字的報道所吸引——密山縣農民田玉雷靠種葡萄發家致富,年收入達六七萬元,並帶動整個鄉發展。這個被多少人一視而過的報道,卻在她的大腦中閃起亮光。她立刻聯想到自己所處的環境。她心裡有了一個目標:把自己家的前後園子利用起來種葡萄,如果賺錢了,將來上大學也可以自己負擔學費。

當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卻遭到了父母的反對。於是她就帶上僅有的168元錢,踏上了去往密山的路。在密山她獲得了葡萄栽培技術,並買回了40棵葡萄苗。當她將葡萄苗栽下後,引來了許多看熱鬧的人,鎮林業局的站長也來了,他們都說如果她栽培成功,明年他們也種。這些話讓她靈機一動,萌生了培育葡萄苗的想法。她立刻趕往東北林業大學開始學習培育葡萄苗的技術。

第二年她賣葡萄苗賺了6000元錢,她興奮不已。

1989年春,在她的軟磨硬泡和鎮婦聯的協調下,鎮政府將原來磚廠取土的80畝坑坑窪窪、土壤嚴重板結、還堆滿磚頭瓦塊的廢棄地批給了她。

為了不延誤栽埴時間,她僱了幾個民工。為了節省下一個僱工的開銷,她每天都和民工一起摸抓滾打地幹。就這樣,80畝土地被一塊一塊地栽種上果樹,她又在行間套種上了各種蔬菜。這一年,蘇豔霞賺了2萬多元。

經過兩年的努力,蘇豔霞在領略著成功的同時,也明白了,土地是最善良、最忠誠、最富足的。哪怕你給了它千瘡百孔的破壞與蹂躪,一旦當你能夠用心地去愛護它,它依然會毫不吝嗇地給你豐盈的回報。每一塊土地本身都是豐厚的,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之所以貧窮,並不是因為土地貧瘠,而是知識的貧瘠。

蘇豔霞意識到:從庭院走向田野只邁動了走向富裕的一步,只有走園藝栽培和精細農業的路子,才可能擁有更大的發展。為此,蘇豔霞走進了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省園藝研究所學習進修,並與北京良種工程研究所等8家科研單位建立了業務聯絡。透過學習,她不僅掌握了農業基礎知識,還學會了苗木繁育、嫁接、栽培等系列技術。她要營造一個平臺,一個改變農民意識的平臺,她要讓農民們相信,土地裡一樣蘊藏著豐富的金子,你只要透過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你就會挖掘出土地裡深埋的金子。

1994年,在省、市婦聯的幫助下,蘇豔霞建立了蘇萌綠色開發公司。2000年“蘇萌”擁有土地1100畝,先後建起了疏菜、花卉、糧谷、林果4大園區,生產經營近千種名、優、特產品。2000年開發研製的“黑玉米粥”因其獨特的豐富硒含量,剛一推出便供不應求,銷售額達400萬元。

蘇豔霞的成功,就在於她不甘平庸,不斷學習,用知識提高能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學習能力是成功商人的基本素質

在現代社會中,科技資訊的快速發展要求企業組織系統隨時做出快速反應,在圍繞產品、市場、人才、資源的激烈競爭中,企業的前瞻性日益成為競爭的砝碼。新的思想、概念、工具層出不窮,要求商人對決策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