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上任時,方圓百里,老百姓紛紛扶老攜幼,前來歡迎孟嘗君,歡呼之聲,不絕於耳。這時,孟嘗君才恍然大悟,如果沒有馮�NFDA1�當初買回來的“義”,哪有今天如此熱烈的夾道歡迎。
而在三國時期,智囊已經達到了軍之必備、國之必有的程度,而且分層別次,國有國相,軍有軍師,各部兵馬將領又都有自己的隨身謀士,做到了層層有參謀,事事可諮詢。劉備曾經說過:“雖有關張敵萬夫,豈勝諸葛一良圖。”曹操在郭嘉死後,曾哭倒於地,說:“郭嘉之死,這是老天要使我失敗啊。”劉備、曹操始終把得天下與得謀士聯絡起來。一部《三國演義》自始至終都貫穿了一條思想:成事在於人謀。
在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精明能幹的將帥、帝王都是善於利用“外腦”,依靠智囊團做出重要決策的。領導的高明往往是建立在智囊團高明多謀的基礎上,因為“謀”與“斷”是結合在一起的。
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各方面的情況千變萬化,商人在決策過程中,更要發揮“智囊團”的作用。只有在智囊團對問題進行廣泛深入地調查研究,制定出多種可行性備選方案以及對利弊得失做出充分的說明之後,商人才可以決策。決策之後,如果遇到了重大問題,應由智囊團進行追蹤檢查,及時修正和調整原來方案或提出應變方案,這是決策工作減少失誤,並納入科學化軌道的一個重要環節。
同時,也應該看到,商人應該在決策中處於主導地位,對於智囊的謀略,要認真地對待和審慎地處理,不要忘記自己的主導地位。一個成功的商人,要善於利用各類專家的頭腦,在專家工作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決策。同時,又不能為專家所左右,牢記自己的職責。商人的職責在於“斷”,切記這是商人在工作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
下面講一個失敗的例子來從反面說明智囊的重要性。
建安五年春,彭紹厲兵秣馬,準備率十萬大軍攻伐曹操。袁紹的謀臣田豐認為此舉不足取,便對袁紹說:“現在徐州已經攻破,曹操軍隊銳氣大增,不可以輕敵,不如觀察一段時間,發現時機再行動。”
但袁紹頭腦發昏,哪裡聽得下去!
田豐再次進諫,袁紹發怒了:“你們這些文人弄文輕武,使我喪失大義!”
田豐仍在勸戒袁紹:“如果不聽臣良言相勸,出師將不利。”
袁紹大怒,將田豐投入大獄、率軍出征。結果,官渡一戰,袁紹被曹操殺得人仰馬翻,大敗而歸。
這時,獄吏來見田豐說:“與您賀喜!”
田豐說:“賀什麼喜?”
獄吏說:“袁將軍大敗而回,您一定會被重用了。”
但是田豐很瞭解袁紹的為人,他笑著說:“我今天死定了。”
獄吏很吃驚:“別人都認為這是好事,您怎麼說死定了呢?”
田豐說:“袁將軍外表寬厚內心狹隘,不會顧及忠誠。如果勝利了高興,或許能赦免我;但是戰敗了羞辱而歸,我沒有生的希望了。”
袁紹回來,果然以謠言惑眾的罪名將田豐殺了。
英國有個政治學家叫帕金森。他寫了一本名叫《官場病》的書。其中談到,官場上有一種通病:“自上而下奉行的是‘能級遞減’,一流的找二流的當部屬,二流的找三流的做下級,愚蠢的下屬多多益善,精明的對手往往被拒之門外。”後來,這種病就被叫做“帕金森病”。為什麼要找比自己差的人呢?因為這樣的下屬往往有一大優點,那就是“聽話”。當然也有不患這種病的領導。不過,袁紹妒嫉智囊人物的下場也是十分可悲的。因此作為領導,一定要珍惜人才,重用智囊。
被譽為美國鋼鐵工業之王的卡耐基說過:“你可以將我所有的工廠、裝置、市場、資金全部奪去。但只要保留我的組織和人員,幾年後,我仍將是鋼鐵大王。”
卡耐基的話反映了西方資產階級企業家在管理思想上的一種反省,即他們認識到,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卡耐基死後,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了這樣一首短詩:“這裡安葬著一個人,他最擅長的是,把那些強過自己的人,組織到為他服務的管理機構之中。”
作為一名管理者,要想做到樂於用比自己強的人,就必須克服嫉賢妒能的心理。有些商人之所以不樂意用比自己強的人,除了怕這些人難以駕馭,擔心彼此之間容易發生意見分歧,工作會受到影響外,主要還是嫉賢妒能的心理在作怪,總以為自己是領導,自然應該是佼佼者,各方面都應該比別人高上一籌。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