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天時間裡,“鐵礦石飛漲”、“中國鋼廠含恨接受天價漲幅”等新聞已經遍佈國內大大小小的媒體,“鐵礦石”這個原本很陌生的名詞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大眾眼前。
散戶楊先生是在3月2日下午才開始注意到這則新聞,因為當天收盤時,他留意到自己持有的一隻股票下跌了,這隻股票是武鋼股份。楊先生一直傾向於買一些自己知道的股票,因為家住武漢,在他印象中,武鋼是當地鼎鼎有名的支柱企業,枝繁葉茂,發展得很不錯。過去一年中,武鋼股份在股市的表現很不錯,這讓涉足股市並不深的楊先生嚐到了甜頭。
收市時,細心的楊先生留意到不止武鋼股份下跌了,其他的如寶鋼股份、馬鋼股份、首鋼股份都跌了。平常並未密切跟蹤新聞的楊先生開始注意到鐵礦石這則訊息,他意識到,這對鋼鐵企業來說是條壞訊息。其實一個多星期以前,楊先生就看到鐵礦石價格暴漲的訊息,但他同時也看到中國方面態度很堅決地拒絕接受漲價結果,所以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政府總會擺平這種事的,要相信政府。”楊先生這樣安慰自己。
然而,對於當事方武鋼來說,心態就無法像它的小股東楊先生一樣淡然。事實上,在國內大多數鋼鐵企業看來,這條訊息就不僅僅是一條稀鬆平常的新聞了,或者說只是一條影響了股價的“壞訊息”,大家感覺到它更像是一顆巨石迎面砸過來,無數的中小鋼廠甚至有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鐵礦石漲價為何對鋼廠衝擊如此之大呢?
熟悉鋼廠高爐冶煉原理的人都有個大概的成本概念,即生產出1噸生鐵,需要用~2噸的鐵礦石和~噸的焦炭。一般來說,取噸鐵礦石和5噸焦炭,再打個9折來計算生鐵的生產成本,生產出來的生鐵再配比少量的廢鋼來生產粗鋼。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04年中國進口鐵礦石的平均到岸價格為61美元左右,扣除掉海運費,按照的漲幅,就意味著2005年每進口1噸鐵礦石,就得多付出16~20美元。鋼廠的人自己算了一筆賬,規模大一些的企業,每噸鋼至少要漲價300塊才能抵消掉這部分壓力。
但是,楊先生還有一點不解,漲價的是進口鐵礦石,但武鋼用的鐵礦石並不都是進口的。湖北當地人都知道省內有鐵礦,大冶鐵礦就是武鋼集團下屬的礦山,每年給武鋼提供鐵精礦。
以楊先生為代表的大多數人有所不知的是,中國早在2002年就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由於國內礦山的品位低,只有進口礦的一半,但開採洗選的難度卻很大,開採下來的成本大概是進口礦離岸價的數倍,國內鋼廠自然更願意買進口礦。武鋼還有一些自採的國內礦,而依海而建的寶鋼依仗運輸便利,基本上90%的鐵礦石都是靠進口。
“就像是每天吃的大米漲價了,雖然很不情願,但又不能餓著,連熬成稀飯來省著喝都不行,只能想辦法多掙點兒買米的錢了。”當時一家國有鋼企的採購部門負責人打了個極端但形象的例子來描述企業的處境,滿腹牢騷卻又無可奈何。
2005年,“”這個不亞於重磅炸彈的數字在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一年一度的鐵礦石談判開始變成每年的經濟大事件,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國產礦成為配角
在計劃經濟時代,鋼鐵行業以“鐵老大”的形象示人,在轉軌後,這種形象也未完全從人們的印象中抹去。國內鋼鐵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前,進口鐵礦石一直沒有受到廣泛關注,鐵礦石價格談判更是一個陌生的概念。
“其實早先的許多年,國外礦山賣給中國鐵礦石,還要給我們回扣呢!”談及鐵礦石價格的一漲再漲,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李新創感慨道。
李新創感慨這段美好時光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到2002年的10多年間。當時的中國鋼鐵企業,鐵礦石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這一切都要從寶鋼追溯起。
1981年,寶鋼開始籌建。當時寶鋼從國外進口了許多先進的裝置,對入爐冶煉的原材料要求比較高,國內鐵礦石的品位太低,沒辦法滿足生產要求。
那個時候,大家傳統意識裡都認為中國地大物博、礦藏豐富。其實當時國內探明的鐵礦石儲量有500億噸,但絕大部分都是貧礦,品位只有30%左右,而寶鋼的現代高爐裝置需要品位在60%以上的鐵礦石。
寶鋼一期竣工投產的前一年,當時的冶金部部長李東治赴德國和日本考察,感觸頗深。在德國,李東治看到鋼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