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平靜的一群男人。 和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軍人有著重大區別的是,帝國士兵的名聲不好。西方國家的軍人是社會 普遍崇拜的英雄,一個為國家利益捐軀的普通士兵的名字甚至可以用來命名一座城市。但是 ,在中華帝國,國人卻一直把擔負著偌大帝國國防任務並且承當著巨大犧牲的軍人,看做是 惟恐避之不急的職業。〃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這也是這個民族的千年古訓。中國軍 隊 在國家事務中的作用被普通的中國百姓看做是和一枚釘子一樣不甚重要。熟悉帝國民間生活 ,並且曾經對帝國士兵做過細緻觀察的英國傳教士麥高溫在其著作中,對帝國計程車兵,特別 是對在1900年將要面臨殊死戰鬥的帝國士兵,作過如下的描述: 他們顯得並不威嚴,即使他們的個頭很大,人們在見到他們時總免不了流露出一種半帶鄙視 和譏笑的神情。當官的沒有教過他們如何使自己顯得精明或表現出軍 人氣質,以西方人的觀點看,他們從沒受到過任何值 得稱道的訓練。中國計程車兵沒有被要求站直、挺胸,以充分利用父母賜予的每一寸高度。 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著裝,在環境惡劣的道路上散漫地行軍。 士兵們很不講衛生,這實在是一種令人作嘔的習慣。士兵們對水和肥皂從來都報以敬而遠之 的態度。他們看上去邋遢而且骯髒,好像從來都是穿著軍裝睡覺。早上他們不洗臉,又不把 自己那皺皺巴巴、汗臭味十足的外衣換下。在南方的一些省份,士兵們根本不穿鞋,這更使 他們喪失了軍人的氣質。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一個俘虜的可怕神情(2)
中國人天生很隨和,即使成為士兵之後,這一天性也不會有多大變化。他們顯得單純而又 孩子氣,好像自己並不是被徵召來為國打仗的。一個值勤的衛兵以中國人的方式蹲在地上, 一群老百姓聚集在他身邊觸控他的槍,他向人們介紹步槍的結構,並且暗示,自己的槍並不 比原始的長矛高階多少。 為士兵配備軍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政府從來就沒有在這件事上傷過神,只是在前胸和後背 上分別多一個大而顯眼的〃勇〃字而已。如果哪個士兵想要掩飾自己的身份,他只需將軍裝 反過來穿即可,這樣他就立刻可以變成一個普通的中國人。 軍裝僅由一件緊身的上衣和一條褲子組成,它們都肥肥大大的,一點兒也不合身。中國人習 慣席地而坐,這種姿態很不雅觀,但褲子的設計就是為了讓人做出這樣的姿態來的。 每個士兵都把槍扛在肩上,另外每人還配備了一把扇子。扇柄插在背後的衣服下,另一端伸 出來,離耳朵很近,這樣在行進中就不會給他帶來不便。如果天熱,他們就把扇子開啟蓋在 頭上,用辮子將扇子柄纏住。 另一件幾乎與扇子同樣重要的東西是竹煙槍。在長距離的行軍中,時不時地吸上幾口旱菸, 既可以緩解行軍的勞累,又能抑制飢餓引起的陣痛。 第三件重要的東西是雨傘。每個體面一點計程車兵都有一把雨傘。如果沒有雨傘,作為軍人的 〃勇〃的品質就會受到質疑,旁觀者也會感到他們沒有盡其所能。注重實際的中國人並不認 為一個士兵被雨水淋溼會提高一個軍人的尊嚴。 這些士兵是和他們一樣受到嚴格訓練、紀律嚴明的帝國戰士們的後代,也正是由於他們的英 雄主義精神和勇敢戰鬥,中國的疆土才一個省一個省地擴大,發展成為今天世界上地域最為 廣闊的帝國之一。《中國人生活的明與暗》,(英)麥高溫著,朱濤、倪靜譯,時 事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第35~37頁。 這就是中華帝國軍隊和士兵的形象。而由此又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帝國的軍人和普通 百姓之間的界限是多麼的模糊。 帝國的陸軍與外國聯軍的正面衝突,在帝國政府宣戰之前就已經發生,地點是帝國的一所軍 校:天津武備學堂。佔領大沽口的聯軍為了解除義和團對天津租界的威脅,突然襲擊了位於 租界附近的這所軍校。以培養帝國陸軍基層軍官為主要目的的天津武備學堂是洋務運動的產 物,前幾天軍校裡還有學員三千多人,可是,隨著軍校總監蔭昌的逃跑,學員們也紛紛 各自逃命。當英軍少校路克和阿姆斯特朗上尉帶領80名英、德士兵襲擊軍校的時候,軍校 裡只剩下了90名決心拼死抵抗的學員。大沽炮臺陷落的那天下午2時,這90名年輕的 初級陸軍軍官對聯軍官兵的襲擊進行了頑強的阻擊,最後的時刻,帝國的陸軍軍官端著刺刀 衝上來和聯軍士兵開始肉搏,沒有思想準備的路克少校大驚失色。更嚴重的是,根據聯軍情 報官的報告,帝國的一支精銳的陸軍部隊,正處在火速向武備學堂增援的途中,而率領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