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中國古典戲劇的高峰。清朝 戲劇文化的特點是各種地方戲劇種已經具備了獨立的藝術風格和演出程式,如安徽的〃徽腔 〃、陝西的秦腔(西皮)、江西的弋陽腔以及湖北的二黃等。乾隆年間,二黃和西皮傳入北 京,糅合徽腔,演變成京劇,號稱〃國劇〃,其興盛延續至今。 無論是什麼樣式的中國戲,其演義的故事和人物都是純粹的中國土產,它表達著中國人最普 遍的生存觀念,充滿了中國人對生活的道德評判。 中國戲劇的故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型別:一、寄託對〃神〃和超自然力量崇拜的〃神怪戲〃 。這種戲把所有的〃神〃與〃怪〃都賦予了人間色彩,它讓觀者在觀賞中獲得逃離艱難現實 進入另類世界的鬆弛的瞬間;二、表現帝王宮廷生活和古代英雄忠烈的〃官戲〃。它讓最貧 賤的農民可以毫無遮攔地窺視到神秘的帝王后妃與普通人毫無兩樣的生活細節和精神騷動, 讓最廣大的平民百姓能夠在幾乎〃半神化〃的人物命運的悲歡變化中體味善惡忠奸的道德教 化;三、描寫平民生活的寫實戲劇。其人物和故事都飽含著下層民眾的嬉笑和淚水,這種戲 常常誇張地放大人物的性格特徵,進行善意的諷刺和鞭笞,對惡勢力的〃丑角化〃和對弱者 的〃神聖化〃都是這類戲劇的特徵。無論是何種悲劇喜劇,中國的戲劇均帶有中國人堅信不 疑的因果報應的結局,令所有的觀